數據顯示,每五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存在消化不良問題。在我國,以消化不良為主訴的患者占普通內科門診的11.05%、占消化專科門診的52.85%。其中,生活節奏快、飲食習慣不規律的人群首當其沖。然而,消化不良的潛在高風險人群還包括兒童和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
在4月9日國際護胃日來臨之際,多位來自消化科和內分泌科的權威專家,圍繞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新近發布的《消化酶類藥物臨床與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就消化酶的重要性、消化不良與消化酶的關系、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問題以及如何科學用藥應對消化不良等話題進行了科普分享,助力提升全民消化健康認知,做好護胃第一責任人。
警惕“隱形胃傷”:消化不良高發,專家提醒可能是消化酶不足
消化不良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良好的消化功能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礎,消化不良會帶來各種健康連鎖問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勝良教授指出:“胃在整個消化系統中起著‘火車頭’的關鍵作用,消化不良帶來的連鎖反應往往超出消化系統本身。消化不良不僅傷胃,還會打破腸道菌群平衡,讓有害菌大量繁殖,產生的毒素進入血液,引發全身性的慢性炎癥。這些炎癥因子隨血液流向全身,對大腦、肌肉、關節、甲狀腺等血供豐富的部位影響尤其明顯,可能導致情緒波動、認知下降、關節疼痛、內分泌紊亂等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陳勝良
消化不良的病因眾多,其中消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是其發病的重要原因。消化酶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類蛋白質,其主要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物質,使其變成易于吸收的小分子。若日常生活中出現早飽、餐后飽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或排便異常(如腹瀉、脂肪瀉)等癥狀,很可能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警示信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教授強調,消化酶在消化過程中至關重要。如果缺乏消化酶,食物無法被分解吸收,不僅無法為身體提供營養,反而可能轉化為有害物質。消化酶就像食物分解的“催化劑”,當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時會導致食物滯留腸道,破壞菌群平衡,甚至誘發全身炎癥反應,對健康造成深遠影響。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鄒多武
日常應對消化不良有妙招,科學補充消化酶是關鍵
我國63.1%的消化不良癥狀與進餐有關,主要源于飲食結構和習慣的改變。快節奏生活導致飲食不規律,影響消化酶分泌;高脂、高糖、高蛋白飲食增加了消化負擔;進食過快、咀嚼不充分,也降低了消化效率。醫生提醒應對消化不良問題,調整生活方式尤為重要。細嚼慢咽有助于減輕胃負擔,尤其對胃排空障礙患者更為重要。餐后適當站立或散步,也有助于消化,避免飯后久坐或躺臥。
消化酶分泌不足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精神心理異常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胰腺腫瘤及胰腺切除術后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約25%的人存在消化酶分泌不足的情況,這意味著每4個人中就有1人深受其擾,而老年人、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胰腺及腸胃功能比較弱的患者更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高發人群。
在自身消化酶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當補充消化酶制劑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方式。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消化酶非處方藥和處方藥制劑,但成分和適應癥各不相同,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為幫助公眾更科學合理地使用消化酶,近期《中華消化雜志》正式發布了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起草的《消化酶類藥物臨床與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該共識結合國內外權威資料,聚焦家庭場景下的使用需求,梳理了消化不良的類型、識別酶不足的方法、消化酶產品的選擇原則及用藥建議,為大眾提供實用的參考。共識特別建議家庭藥箱中應常備復方消化酶制劑,以備不時之需。
關于如何選擇消化酶制劑,鄒多武教授建議,可優先選擇非處方藥類(OTC)、活性高的復方消化酶制劑。復方消化酶含有多種關鍵酶,可提升食物的分解與吸收效率,緩解消化不良。相比傳統藥物,其起效快,作用于食物本身,幾乎不進入血液,安全性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消化-內分泌”協同管理:守護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健康
長期高血糖不僅會影響胰島素分泌,還會損害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形成“高血糖-消化障礙-營養不良-血糖波動”的惡性循環。除了胰腺本身的病變外,部分降糖藥物導致的胃腸道不良反應、高血糖引發的胃腸道自主神經功能異常等因素相互疊加,使消化問題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隱形負擔”。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大進教授指出,約3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癥狀。保護好消化功能是糖尿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線,關乎血糖控制、營養代謝等多個環節。在生活方式方面,要牢記避免“胡吃、海喝、不動、肥胖、熬夜、壓力”;在治療策略上,可以適當補充消化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大進
鄒大進教授強調: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補充消化酶利遠大于弊。不僅能改善營養吸收、調節腸道菌群,還能改善肌少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外源性補充消化酶不會產生額外副作用,也不會干擾血糖的控制。通過合理聯用降糖藥物和消化酶制劑,能夠有效解決糖尿病患者的消化不良問題,實現更好的整體治療效果。這種“糖酶聯用”綜合治療策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陳勝良教授特別指出,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統功能與糖尿病病情存在互為因果的關系,臨床上建議采用隨餐補充消化酶的治療策略。這種給藥方式能確保消化酶與食糜同步移動,有效解決胃腸動力紊亂導致的消化酶利用效率低下問題,為食物充分消化吸收創造有利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