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大年”。 公開數據顯示,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3140萬輛,動力電池8年期限的“退役潮”將至。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回收利用委員會產業研究部預測,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到82萬噸;自2028年起,退役量將超過400萬噸,廢舊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產值將超過2800億元。動力電池回收正逐漸成為備受矚目的領域,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關乎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更關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退役動力電池絕非簡單的廢棄物,而是蘊含著巨大價值的寶貴資源,其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在循環經濟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強調前端設計,以提升循環的質量,而退役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則成為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
梯次利用是將退役動力電池應用于儲能、低速電動車等對電池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領域,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資源回收則是對退役動力電池進行拆解、破碎等處理,提取其中的鋰、鎳、鈷、錳等金屬元素,實現再資源化。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減少資源消耗,還能顯著降低對進口金屬的依存度,減輕對外依賴程度,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然而,動力電池回收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構建回收體系、部署回收網點、尋找儲能梯次利用的客戶,以及處理回收金屬和無害化處理不可回收物等復雜工序,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如果這些投入不能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動力電池回收就會變成一種純粹的綠色負擔,增加企業的凈成本,最終可能需要由終端用戶來承擔。這顯然不利于綠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現狀
好在,我國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已取得明顯的進展。2025年2月,國常會審議通過《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強調運用數字技術加強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監測,實現生產、銷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工信部也修訂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大幅提升技術門檻,如要求企業在冶煉過程中,鋰回收率從85%提高至90%,電極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雜質鋁含量需低于1.5% 等。
在企業層面,國內電池回收市場主體呈現多元化格局。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整車廠,早在2015 年就建立電池拆解回收研發團隊,截至2023年年底已在上海和廣東建立回收工廠,總年產能達1.3GWh;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企業,2013年通過收購邦普循環切入電池回收行業,其全資子公司邦普循環在動力鋰電池回收處理領域成績斐然,再生金屬材料回收率處于行業領先;以格林美為代表的電池回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攻克電池資源化與循環再造關鍵技術,構建全國回收網絡,并與眾多知名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電池生產企業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定向回收合作關系。
挑戰
盡管有政策支持和企業參與,但電動汽車電池回收再利用仍困難重重。
回收網點利用率低是首要問題。雖政策推動了回收網點建設,可退役電池數量有限且回收渠道不完善,致使大部分網點利用率不高。市場分散、管理缺失,大量電池流入灰色或非法渠道,進一步擾亂市場秩序。
電池類型多樣、標準不一也增加了回收難度。不同設計和材料的動力電池型號繁多,給回收企業的拆解和利用帶來極大挑戰,難以形成規?;厥眨瑖乐刂萍s行業發展。
回收拆解過程存在安全隱患。目前,多數拆解工作依賴人工,工人技能參差不齊,加之電池包易燃易爆,易出現短路、漏液等問題,引發起火或爆炸事故。
從經濟角度看,回收利用的經濟性欠佳。雖然回收正極金屬能帶來一定收益,但復雜程序和不成熟商業模式,使該行業盈利艱難。
技術層面,預處理和分離回收環節難題不少。例如,在三元電池回收中,回收到潔凈鋁箔難度大,正極活性物質浸出和分離回收也困難重重。
未來
針對這些挑戰,需多管齊下加以解決。
在政策監管上,嚴格落實《行動方案》要求,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新能源車企必須與回收企業簽訂協議,并在車輛準入時提交回收方案,否則無法進入地方推廣目錄。加大對非法回收渠道的打擊力度,規范市場秩序。
技術研發方面,鼓勵企業加大投入。一方面,研發更高效、環保的拆解和回收技術,提高資源回收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現廢舊電池全生命周期追蹤管理,引入智能拆解機器人等設備,提升拆解效率和安全性。
市場運營層面,鼓勵產業上下游協同合作。整車廠、電池企業與回收企業加強合作,形成穩定的回收供應鏈。例如,車企可建立回收渠道,將退役電池定向輸送給有資質的回收企業;電池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參與回收處理過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如采用電池租賃、以舊換新等方式,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提高電池回收的積極性。
在宣傳教育上,加強對消費者的引導。通過多種渠道宣傳電池回收的重要性,提高消費者環保意識,鼓勵消費者將退役電池交至正規回收網點,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