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珠江東橋最后一節鋼桁梁精準落位,廣湛高鐵珠江四線特大橋全橋鋼桁梁頂推施工順利完成;在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施工現場,挖泥船忙碌不停、泥駁船來回穿梭……南粵大地上,重大交通工程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廣東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簡稱《行動方案》),圍繞構建暢通的跨境跨省綜合運輸通道、打造一體高效的城市(群)交通網等7方面主要任務,提出33項具體舉措,計劃3年完成綜合交通全口徑(含鐵路、機場)投資約9000億元,其中公路水路計劃完成投資約6000億元,到2027年總體建成貫通全省、暢通全國、輻射全球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
跨境跨省交通網絡更加暢通開放
加快貫通高速公路“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主骨架,推動國家高速公路網粵境段全面建成,推進深南高速公路等項目規劃建設,加快實施京港澳、沈海等國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未來的廣東,跨境跨省交通網絡將更加暢通開放。
目光轉向水上,錨定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群目標,廣東將進一步深化港口改革,強化力量統籌,穩妥有序推進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加快構建“一核兩極”港口發展格局,推動廣州港、深圳港打造國際樞紐海港,汕頭港、湛江港打造粵東、粵西地區樞紐港。
鐵路方面,廣湛、汕汕等在建鐵路項目建設,瑞梅、柳廣鐵路等項目規劃,廣梅汕鐵路電氣化改造將加速推進。
在民航領域,廣東將攜手港澳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拓展輻射國內外的航空航運網,強化與港澳跨境交通互聯互通。
構建環珠江口“黃金內灣”交通主軸
2024年,廣佛南環、佛莞、佛肇、莞惠4條城際鐵路實現“四線貫通”,這條全長258公里、橫跨5座城市的交通大動脈,彰顯出“軌道上的大灣區”的澎湃活力。
今后3年,廣東將加快廣州、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骨干網;明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接入規則,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試點在全國率先取得突破。
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高快速交通網,廣東還將構建環珠江口“黃金內灣”交通主軸,推進獅子洋通道、深江鐵路等跨江通道建設;完善城市群高快速路網體系,推進廣深高速公路、廣澳高速公路等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加快珠肇、深汕等鐵路項目建設,完善粵港澳大灣區通達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干線公路網。
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
在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方面,《方案》提出加強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連接周邊鎮村的公路建設,暢通城鄉人流物流,輻射帶動周邊鎮村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縣道低等級路段改造,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雙車道覆蓋范圍,2025年基本實現行政村通雙車道公路。
此外,未來三年廣東還將深化新能源公交車應用,實現城市公交電動化率100%,開展氫燃料電池車輛試點示范,探索自動駕駛新技術應用。
打造低空交通運輸示范城市,建設省級綜合飛行服務站和廣州、深圳、珠海3個A類飛行服務站,推進通用機場和無人機起降點建設。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具備條件的城市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發展大灣區跨境低空飛行服務。聚焦城市(群)高端物流配送需求,發展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應用。
(來源:交通運輸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