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方高層松口,允許英偉達H20芯片進入我國市場。這則看似“政策松綁”的消息,實際藏著美方精心設計的商業陷阱——畢竟H20早就是被閹割了三輪的“殘血版”芯片。
回顧這場芯片博弈,美方在2024年先是禁止A100、H100等高端芯片對華銷售,逼得英偉達推出性能砍半的H800,結果連這版也被追加限制。最終誕生的H20,算力僅剩H100的20%,卻靠著能接入CUDA生態的“通行證”功能,硬是在我國市場賣出高價。如今美方松口,更像是給我國企業喂下一顆裹著糖衣的毒藥:既讓英偉達收割利潤,又用低性能芯片拖慢我國AI發展速度。
這種套路在汽車行業早已上演過,就像當年特斯拉入華時,用續航縮水的Model 3搶占市場,等國產電動車崛起后又急忙推出長續航版。如今英偉達的H20,本質上就是芯片領域的“閹割版特斯拉”。
二、H20的“皇帝新衣”:性能縮水80%,價格只便宜一半
打開英偉達的報價單,H20的定價堪稱魔幻現實主義。這顆算力僅有H100五分之一的產品,價格卻只比原版便宜50%,每片芯片的性價比直接跌穿地板。某互聯網大廠的采購總監算過一筆賬:搭建同等算力的AI訓練集群,用H20要比用華為昇騰910B多花47%的成本,這還沒算上額外增加的機房電費和散熱開支。更離譜的是H20的硬件閹割手法,為了繞開美方出口管制,英偉達不僅砍掉了Tensor Core核心數量,還把HBM3顯存替換成落后兩代的GDDR6。
但最讓我國企業憋屈的還不是硬件,由于H20必須綁定英偉達的CUDA生態,使用過程中會產生源源不斷的授權費、技術服務費,這種隱形開支讓國內AI公司是苦不堪言。
三、華為昇騰910B:站著把錢掙了的技術突圍
當英偉達還在玩“閹割游戲”時,華為的昇騰910B芯片已經完成逆襲。實測數據顯示,這顆國產芯片的FP16算力達到3.2TFlops,比H20高出40%,功耗卻降低了15%。在自動駕駛路測中,搭載昇騰芯片的車輛處理激光雷達數據的速度,比H20方案快了1.8秒——這個差距在時速60公里的場景下,相當于避免事故的生死距離。華為的殺手锏不只是硬件,昇騰配套的昇思MindSpore框架,如今已吸引超80萬開發者入駐,構建起從圖像識別到自然語言處理的完整工具鏈。
市場用腳投票最能說明問題,2025年,昇騰芯片在政企市場的份額猛增到68%,三大運營商集體追加采購訂單,連曾經是英偉達鐵桿客戶的字節跳動,都悄悄把30%的算力需求切換到了昇騰平臺。
四、寫在最后
美方放開H20芯片出口的那一刻,我國科技企業反而該提高警惕——這就像餓了三天的乞丐突然收到過期面包,吃下去或許能活命,但注定會落下病根。
華為昇騰910B的崛起證明,國產芯片完全有能力打破壟斷。現在需要的是更多企業拿出“斷腕勇氣”:停止給H20交智商稅,把省下的真金白銀投入自主生態建設。畢竟,用著別人隨時能抽走的梯子爬得再高,也不如自己砌磚搭臺來得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