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懂車帝的一場智駕測試,從結果公布到央視下架視頻,總感覺透著蹊蹺。
先說結果有多出人意料。特斯拉 Model 3/X 用純視覺方案逆襲奪冠,而一直被捧為 “學霸” 的華為系問界車型,居然在 AEB 測試里跌出前十。
更讓人揪心的是,沒有一款車能完美通過所有項目:高速夜間遇施工場景,只有 47% 的車能躲開;兒童突然沖出來,一半的車剎不住;連 “消失的前車” 這種常見場景,通過率都不到 14%。
最夸張的是遇到突然出現(xiàn)的動物,居然只有特斯拉Model X通過,這要是換成現(xiàn)實里的行人,后果不堪設想。
網(wǎng)友吵翻了天,有人說華為被針對了,有人覺得測試不公平。
我特意翻了測試視頻,發(fā)現(xiàn)爭議點集中在場景設置和系統(tǒng)狀態(tài)上。
比如有網(wǎng)友質疑 “測試時是不是關閉了某些功能”,還有人覺得 “夜間燈光角度影響了傳感器判斷”。
這些疑問不是沒道理,畢竟輔助駕駛就像學生考試,題目難度、考場環(huán)境稍微變一點,成績可能就差很遠。
不過車圈大V陳震的話倒是挺中肯,他說自己依然覺得華為ADS最好,“封閉場地測試和公共道路體驗不沖突”。
這話戳中了要害。實驗室數(shù)據(jù)和真實路況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懂車帝回應說 “測試只代表當時結果,目的是提醒大家輔助駕駛有邊界”,這點倒是沒什么毛病。
現(xiàn)在很多車企把智駕吹得神乎其神,什么 “全自動”“零事故”,搞得不少車主真以為能撒手不管。
但這次測試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就算是最先進的系統(tǒng),遇到突發(fā)情況也可能掉鏈子。去年我就在高速上見過有人開著輔助駕駛睡覺,嚇得我趕緊鳴笛提醒,這種對技術的盲目信任,比系統(tǒng)故障更危險。
說到車企競爭,現(xiàn)在真是到了白熱化階段。比亞迪拼規(guī)模,華為拼智駕,小米拼生態(tài),個個都想當老大。
這種競爭本來是好事,能逼著技術進步,但如果為了搶市場就夸大宣傳,那就本末倒置了。宣傳可以熱鬧,可不能脫離實際。
陳震這幾年從 “二環(huán)十三郎” 變成頂流車評人,爭議一直沒斷過。這次他力挺華為,有人說他收了錢,有人贊他敢說真話。
央視突然下架合作內容,大概率是發(fā)現(xiàn)了測試中的硬傷。
我猜測有兩個可能:一是測試方法被指出不科學,繼續(xù)傳播會誤導公眾;二是涉及車企的投訴太多,其中可能存在未公開的技術爭議。
畢竟智駕技術關系到生命安全,任何不嚴謹?shù)脑u測都可能引發(fā)嚴重后果。去年某測評機構誤報某車型剎車失靈,直接導致該車型銷量暴跌30%,最后證實是測試時輪胎氣壓沒達標。
在我看來,我看著那36款車在15公里封閉道路上的 “考試成績”,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這哪是測試,分明是行走 “人民幣”,甚至是精心設計的“劇本殺”。
說到底,這次測試最大的意義,不是給車企排個名次,而是給整個行業(yè)敲了警鐘。
智駕技術再先進,也只是 “輔助”,不能替代人的判斷。無論是哪款車,現(xiàn)在的技術還在成長階段,需要多一點清醒。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選車時別光看宣傳話術,多試試真實路況,比什么都重要。
切勿過于迷信技術, 方向盤握在自己手里,才最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