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您,
讓我們還能找回這份多年的婆媳親情。”
張母挽著兒媳梁女士的手,
對開平市人民法院許眉笑法官說道 ,
梁女士在一旁也不住點頭,
她們的眼神中滿是感慨與釋懷。
這場持續將近兩年的繼承權糾紛,在許眉笑法官團隊的溫情調解下,終于在春日暖陽中迎來破冰時刻。
2023年9月,被繼承人張先生意外去世,遺留一套與妻子梁女士共同擁有的房屋,兩人未共同生育子女。因張先生未立遺囑,張先生的母親與梁女士在繼承份額上產生分歧。隨后張先生的父親在2024年6月病逝,繼承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張母及其女兒一紙訴狀將梁女士告上法庭,請求分割案涉房屋繼承份額。
“繼承糾紛,審的是財產,理的是家事。雙方本就是一家人,親人離世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情緒沮喪、相互怨懟是人之常情,只要耐心做好引導,應能促成雙方調解、重歸于好。”許眉笑翻閱著案卷,她深知,這不僅是財產之爭,更是喪親之痛的情感投射。
避開劍拔弩張的庭審,法官團隊采用“背對背”調解,在各自獨立的會面室里,給予各方當事人充分的表達,分別與張母和梁女士溝通,“這套房子有一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屬于張先生的份額才能作為遺產進行分割。”“法律既保護夫妻共同財產,也保護繼承人的權益,張先生的母親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正當雙方態度有所緩和時,繼承范圍問題又成新障礙。因張先生早于其父親去世,張父的繼承份額應由其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其中包含了張先生的祖父母。對此,許眉笑馬上讓當事人補充相關證據材料,可雙方均表示張某的祖父母很早去世,無法提供相關的身份或死亡材料。
“法官,既然我們都同意調解了,不能直接調解處理嗎?為何還要翻查祖父母的情況?”對此,原、被告均表示不解。
“張先生的祖父母也依法享有繼承權,若不查實情況敷衍了結,留下后患也會損害你們的合法權益!”許眉笑耐心地向其解釋。
許眉笑帶著團隊協助當事人多方查找,最終在舊檔案里找到關鍵證明。有了關鍵的證據材料,許眉笑立刻組織雙方進行現場調解。在法官的組織協調下,雙方當事人對涉案房屋的處理達成一致意見,梁女士在簽訂調解協議現場向原告支付了遺產分割補償款,原告放棄對涉案房屋屬于張先生遺產份額的繼承權。
“法律文書可以結案,但只有用情縫合的親情裂痕,才能真正案結事了。”許眉笑思索良久后,寫了一份特別的“法官寄語”,給這起繼承權糾紛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若他在天有靈,定然不愿看到摯愛的親屬因財產起爭執……”拿著法官遞過來的法官寄語,看著這些溫情的文字,原、被告的眼角漸漸濕潤。
“作為裁判文書說理的有效延展,法官寄語用當事人聽得懂、有感情的語言文字與當事人進行溝通交流,更能引起當事人的共鳴,產生情感觸動,既化解矛盾又有助于當事人重拾親情。法律不是‘冰冷’的文字,也是有溫度、有情懷的。”許眉笑如是說。
來源:開平市人民法院
供稿:歐雯靜、李彩雯
排版:李衡昌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