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還沒徹底爆發的賽道,已經悄悄成為了政策和資本的重點關注對象——它就是“低空經濟”。
表面上看,它還沒形成規模化爆發,但如果細看政策動向就會發現,從中央到地方,這條產業鏈正在快速推進。
過去半年,“低空經濟”頻繁出現在中央文件中,而國家隊資金——中央匯金,也已經悄悄在相關企業中重倉布局。
低空經濟不是概念,而是方向
回看202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一句話特別值得股民關注:“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這是第一次,低空經濟被列入國家戰略級發展任務。從“概念”到“國家級信號”,它只用了不到一年。
隨后,廣州動作最快,率先發布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發展條例》,立下目標: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而長春則從“智能大模型”切入,目標是在2026年前構建30億元產業規模,并探索飛行汽車基礎設施配套。
不是喊口號,更不是炒概念,各地都在真金白銀地投入。賽道已成型,只等企業爆發。
中央匯金出手
這一次,中央匯金盯上了三家企業,分別分布在光電感知、園區平臺、核心部件配套等關鍵環節,基本覆蓋了低空經濟的核心支撐結構。更重要的是,這三家公司目前估值仍然處在洼地,潛力遠未被市場發掘:
第一家:奧普光電中央匯金持股:299萬股
這家公司長期專注于光電傳感技術,在低空飛行器導航、城市空中監控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其技術就像是低空經濟的“感官系統”,為飛行器提供“視覺與方向感”。
目前其產品已應用于多款無人機與測控系統中,隨著低空飛行商業化提速,它的市場空間將不斷放大。
第二家:蘇州高新中央匯金持股:1502萬股
表面看,它是地方國資平臺,但在低空經濟上做得非常實在。早在去年就規劃了低空產業園區項目,并以1億元實繳資本設立了專門的低空經濟子公司。
它的邏輯不是做技術,而是通過“產業+土地+政策”整合資源,吸引頭部企業入駐。在中國,能把產業落地做成閉環的,不是科研團隊,而是蘇州高新這種具備資源整合力的平臺方。
最后這家是我最看好的,避免主力干擾,想知道公司的朋友,萊 蚣眾呺:靈板。低空經濟第一潛力黑馬
中央匯金持股:3426萬股,地方國資委增持:1.8億股
這家企業擁有兩項關鍵技術:電控減振系統和熱管理技術,聽起來不起眼,但它們是飛行汽車起降時必須穩定控制的核心系統。目前,公司已與多家國產飛行汽車龍頭建立配套合作,直接參與其樣機測試與試飛工作。
更令人驚訝的是,它的當前股價僅在5元附近,市值并不大,卻已被國家隊與地方國資聯合大舉加倉。估值洼地 + 核心技術 + 訂單資源 + 政策扶持,這種配置,稱得上是“10倍黑馬典型模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