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際才 蒼蒼橫翠微 139cmx68cm 2007年
一、筆墨技法高妙,酣暢淋漓,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體系
張際才的山水畫作品,筆墨技法堪稱一絕。他深諳傳統筆墨之道,卻又不拘泥于形式,敢于創新。他的筆觸既有古人的遒勁有力,又有現代的自由奔放,每一筆都充滿了生命力和動感。在墨色的運用上,他更是得心應手,濃淡干濕,恰到好處,使得畫面既有深邃的層次感,又不失整體的和諧統一。張際才的筆墨技法高妙之處還在于,他能夠將自己的情感和理念完美地融入到每一筆一墨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使人觀之,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林深不知處 68x68cm 2008年
二、南北派結合,溫潤雄健,鮮明的南方意蘊
張際才的山水畫,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渾大氣,又有南方山水的溫潤細膩。他善于將南北兩派山水畫技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得畫面既有北方的剛勁有力,又有南方的柔美秀麗。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崇山峻嶺的雄偉壯觀,也可以看到小橋流水的寧靜幽雅。這種南北結合的技法,使得張際才的山水畫作品既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又不失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精髓。特別是他作品中的南方意蘊,既讓人感受到一種溫潤秀美、清新脫俗的美感,也有一種熱情奔放、蓬勃向上的沖動。
秋之精靈 68x68cm 2000年
三、中西結合,秀麗典雅,雅俗共賞
張際才的山水畫作品,不僅繼承了傳統山水畫的“六法”和寫意精神,還融入了西方繪畫的光影、構圖、透視等元素,使得畫面更加立體生動,有層次感,符合現代人審美的習慣。色彩的運用方面,在遵循“隨類賦彩”的法則基礎上,有時用點彩、潑彩和夸張的手法,增加畫面的視覺沖擊力。這種中西結合的技法,使得張際才的山水畫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具有現代感和時代感,讓人感受到其秀麗典雅的美感,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探幽 68x68cm 2017年
四、構圖巧妙,意境優美,詩情畫意
張際才的山水畫,構圖巧妙、意境優美是其一大特色。他善于運用中國畫中的“留白”和“造勢”等手法,講究畫面的處理的虛實、濃淡和遠近關系,使得畫面既有廣闊的空間感和層次感,又不失點題和畫眼。他特別善于“造境”,將詩詞歌賦中的意境融入到畫面之中,使得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云霧繚繞的山巒、波光粼粼的江面、悠然自得的漁翁等等,這些元素都充滿了詩意和畫意,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美好的夢境之中。
竹鄉行 68cmx68cm 2023年
五、熱愛生活,注重寫生創作,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自然氣息
張際才的山水畫之所以如此生動感人,畫面有強烈的帶入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熱愛生活、注重寫生創作。他常常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山水的形態、色彩和光影變化,從中汲取靈感和養分。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自然氣息,每一幅畫都是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的表達。正是因為他熱愛生活、注重寫生創作,所以他的山水畫作品才能夠如此生動逼真、感人至深。
星湖煙雨 68cmx68cm 2023年
六、充分體現了中國畫的寫意精神,獨樹一幟
張際才的山水畫不僅在技法上,同時在內核上,充分體現了中國畫的寫意精神,他不僅僅是在畫山水,更是在畫自己的情感和表達,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他的作品中是最好的表現。他的作品既有傳統文人山水畫的韻味和內核,又能與時俱進,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語言特色。他敢于創新、敢于突破傳統文人山水畫的束縛和限制,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表現方式。正是因為他的這種不斷探索和創新的精神,使得他的山水畫創作能夠獨樹一幟、創當代山水畫新風貌。
文/魯光(江蘇美協會員、藝術評論學者)
來源:珠江文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