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款:
綠樹迷昏霧,青山生白云。
自天為此景,平與畫家分。
沈周。
轉而到了春天,黃昏的霧氣朦朧,綠意隱藏在其中。青山上白云飄蕩。老天真會創造美景啊,還把這種美好和我這個畫家分享。
沈周與天很親近。這種親近,可以讓一個人享受孤獨,享受天人之際的微妙。“問君何所有,嶺山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在獨處中,享受著天地之大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這個畫家能讀懂這無字天書。
整個畫面也有一種空濛,粗率的筆意,拙樸中透出那種天真的意趣。淡遠,充滿詩意。
詩中“綠樹迷昏霧,青山生白云”未用濃墨重彩,僅以“迷”“生”二字寫霧靄朦朧、云氣自生之態,暗合《二十四詩品》中“沖淡”的“素處以默,妙機其微”與“自然”的“俯拾即是,不取諸鄰”。沈周筆下的自然無需刻意雕琢,如詩中“天為此景”般天然生成,盡顯山水本真之趣。
“青山生白云”的高遠空靈,暗含“高古”的“畸人乘真,手把芙蓉”;而“綠樹迷昏霧”的朦朧幽微,又近“清奇”的“娟娟群松,下有漪流”。自然之景的清逸與古樸,恰是詩人眼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具象化,與詩品中追求的超逸意境相通。
詩句以實景起筆(綠樹、青山),卻以“自天為此景”升華至對自然創造力的贊嘆,暗合“實境”的“取語甚直,計思匪深”與“神游”的“落落欲往,矯矯不群”。詩人在觀物中與自然共鳴,將眼前景轉化為心中境,實現了“平與畫家分”的創作共情。
不假妝飾,自得天真。小橋,流水,空山,白云,綠樹,昏霧。一個個意象,自然交織,氤氳開來。
往常那個策杖的老者,似乎還沒有進畫里呢!
好,到這里。
謝謝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