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解讀】2025.4.14
截至午間收盤,從整體看三大指數開盤集體高開,隨后呈震蕩反彈的走勢,兩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4800只個股上漲,半日成交額8388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674億。
最近大盤雖然出現了一波反彈,但仔細看量能配合還是不太足,就像一個人光顧著往前沖卻沒帶夠力氣,這種情況下后面很容易在重要阻力位前歇腳。尤其是之前提到的3300點附近,這里既是前期套牢盤密集區,也是技術面的關鍵壓力帶,沒有持續放量支撐的話,強行追漲風險確實挺高的。
周末消息面平靜得像沒加鹽的湯,既沒出現能讓行情突然加速的重磅利好,也沒爆出什么利空,這種情況下市場大概率會先完成技術性修復,但周四留下的缺口可能需要回補,本周指數可能整體還是呈現震蕩格局,這種上下兩難的行情里,與其盯著指數漲跌,不如把目光轉向結構性機會。
說到機會方向,其實可以分兩路走。一路是政策可能重點傾斜的領域,比如消費板塊,外貿數據最近不太理想,刺激內需肯定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消費券、促汽車消費這些政策咱們已經看到不少,后續可能還有更多配套措施出臺,像食品飲料、家電這些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政策落地后彈性會比較明顯。
另一路則是被市場錯殺的高景氣賽道,比如人工智能、半導體這些科技方向。雖然整體環境偏弱,但像AI大模型的商業化應用、半導體設備的國產替代這些長期邏輯沒變,反而在調整中洗掉了浮籌,等到市場情緒回暖時更容易出現補漲,不過這類板塊波動會比較大,適合做波段操作。操作上建議保持低吸不追高的策略,可以參考“漲了就減減,跌了就加加”的思路。
·從板塊上看,體育、文娛用品、戶外露營板塊今日領漲;白色加點、白酒、航空機場板塊今日領跌。
·從資金上看,有色金屬、汽車、機械設備主力凈流入;電子、TMT、智能穿戴主力凈流出。
·從指數上看,恒生港股通醫療保健指數、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港股通醫藥C港元日漲幅居前;德國DAX、中證白酒、中證酒日漲幅居后。
【技術面】
我們以上證綜合指數為例:
·周線圖(每周更):5周均線死叉10周均線;MACD指標死叉,綠柱擴大,指標線運行于0軸下方運行;KDJ指標死叉向下擴散,J值探底;BOLL通道開口收斂,股指在下軌附近運行。
·分析:中期看指數雖然跌破了5周、10周和20周均線,但是上周卻收出了長長的下影線,說明資金在指數超跌后,確實有一些承接,不過想馬上反彈上來還是有壓力的,上方的幾條周線現在反而成了壓力。
·日線圖(每日更):5日、10日、20日均線分別死叉,;MACD指標死叉,綠柱縮短,指標線在0軸下方運行;KDJ指標金叉向上擴散,J值探頂;BOLL通道開口擴大,股指在下軌上方運行。
·分析:短期看指數還是挺爭氣的,先突破了5日均線,然后今天又站上了10日均線,不過上方的馬上就要來到均線交叉的密集區,阻力會成倍增加,不持續放量的話,可能很難一次性突破漲上去。
【基本面&消息面】
·中國3月社融與人民幣貸款增速回升,M2同比增7.0%,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銀行)
·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50.8,低于預期,市場擔憂美國內需放緩。(消費)
·美聯儲官員卡什卡利稱謹慎干預市場,強調僅在緊急情況下行動 。(美股)
·商務部正評估美國關稅豁免的影響,中方將繼續關注后續措施。(外貿)
·中歐將開展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促進雙方市場發展。(新能源汽車)
·美國海關豁免部分商品進口稅率,包括半導體相關產品。(半導體)
【估值面】
·上證指數:市盈率13.86,正常估值;
·深證成指:市盈率24.24,正常估值;
·創業板指:市盈率29.50,偏低估值;
·科創50:市盈率99.98,偏高估值;
·滬深300:市盈率12.09,正常估值;
·上證50:市盈率10.50,正常估值;
·中證500:市盈率27.49,偏高估值。
【板塊分析】
·半導體:美股那邊英偉達的股價像坐過山車似的,這跟美國關稅政策的反復有很大關系,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機構分析師反而覺得這波政策對英偉達的影響可能沒表面看的那么大——畢竟他們早就把供應鏈布局在北美了,關稅調整更像是換個分類的游戲,實際沖擊可能被消化得差不多了。
其實這提醒咱們普通投資者,半導體行業的投資邏輯不能只盯著短期政策波動,咱們得換個角度想想:當國際巨頭的供應鏈已經分散到不同地區,關稅這種外部因素對他們的影響確實會被稀釋。但反過來,這對咱們A股的半導體企業來說,可能是個機會窗口,特別是那些做成熟制程芯片的公司,現在國際大廠的產品價格可能因為關稅上漲,國內客戶自然會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國產替代品。
說到這個,最近市場里有種有意思的現象:雖然大家都說半導體行業產能過剩,但某些細分領域反而在悄悄漲價,比如模擬芯片、射頻器件這些看似傳統的賽道,其實因為應用場景在新能源車、智能設備這些新興領域持續爆發,需求反而在逆勢增長,再加上關稅推高了美系產品的成本,國內廠商的份額提升可能比想象中更快。
不過咱們得注意,這波機會不是所有半導體公司都能吃得到,真正能受益的,應該是那些產品已經通過認證、具備穩定供貨能力的細分龍頭。比如在功率半導體、存儲芯片這些領域,國內企業這幾年的技術突破其實已經打下了基礎,當國際品牌因為成本壓力被迫調整價格時,這些企業完全有機會搶占市場份額。
從投資角度來說,現在可能是個分水嶺,短期看,政策面和外圍市場的波動還會讓半導體板塊繼續震蕩,但中長期的邏輯已經越來越清晰:國產替代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咱們可以重點關注那些在成熟制程領域有技術積累、客戶結構穩定的公司,特別是和新能源、智能設備產業鏈深度綁定的企業。
【策略分享】
·今日上車:無。
·今日下車:無。
·準備上車:華寶油氣。
·準備下車:無。
聲明: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主觀交易思路的記錄和自我留存,分析涉及的指數及基金,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