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匈牙利表決通過一項具有高度爭議的憲法修正案,對當地性少數群體的公共空間施加更為嚴格的限制,包括布達佩斯一年一度的多元文化游行活動在內的相關集會將不再被允許,同時“性別”也被正式限定為“男性”與“女性”兩種生理類別。
該法案由當局主導推進,理由是“兒童保護”。然而,批評者指出,這種立法動向并非單純出于兒童福祉考慮,更可能是通過保守敘事收緊對性別多樣性群體的公共表達空間。
新法還授權有關部門在必要時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識別活動參與者。若被認定違反規定,個人將面臨最高20萬福林(約合546美元)的行政處罰。這一條款引發了對隱私權和自由表達空間的更大擔憂。
法案通過當日,布達佩斯多處出現抗議人群,發生激烈的肢體沖突,一些反對黨議員甚至在議會大廳內釋放彩色煙霧裝置,象征性表達不滿。相關國際機構也迅速作出回應,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公開表示對新法內容表示關切,并建議相關方面重新評估該立法對少數群體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反對黨“動量黨”的議員戴維·貝多在投票前表示,過去15年,布達佩斯政治環境中自由與法治的空間不斷收窄,而最近幾個月這種趨勢有加快的跡象。他認為,新法背后隱藏著當局為應對2026年全國選舉所做的政治籌劃。“目前,執政陣營在多項民調中支持率低于一些新興對手,因此可能選擇強化保守議題來重新凝聚其傳統支持者。”他說。
實際上,這一立法是當局近年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延續。在此之前,當局已經出臺多項法律,禁止未成年人接觸關于性別多元的任何形式內容,同時限制跨性別者在官方文件中變更性別標識,部分地區也對同性伴侶收養權設限。
分析人士認為,這類政策雖在短期內可能迎合部分社會保守情緒,但長期來看,可能帶來社會分化、人才流失等更深層問題。與此同時,一些本地社群組織依然表示將通過合法渠道表達觀點。“我們不會被噤聲,我們只是想被平等對待。”一位布達佩斯文化活動組織者在社交平臺上寫道。
在當前國際背景下,某些地區針對性別議題的討論正在逐步退步,盡管如此,社會各界對于公平、尊重與包容的持續呼吁,也表明人們對構建更開放社會的期許依然強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