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訴訟案件里,“以訴促談” 是一個特別有效的策略,能幫咱們當事人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始終牢記“訴只是手段,但不是目的”。我是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李肖峰律師,作為專攻行政訴訟與刑事領域的律師,我就結合實際案例,給大家嘮嘮這其中的門道。
先給大家講個養殖場的事兒。喬先生在湖北經營著養殖場和合作社,當地因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要征收他的場地。征收方和喬先生協商時,給出的評估結果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喬先生當即提出異議。可還沒等雙方達成一致,養殖場和合作社就突然遭遇強拆,喬先生多年的心血瞬間付諸東流。無奈之下,喬先生找到來碩律師事務所尋求幫助。辦案律師親赴現場,詳細了解情況后,在 24 小時內啟動法律程序。律師們收集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從 “未簽補償協議就強拆地上附屬物” 這一角度,證明征收方行為違法。
法院一審宣判確認征收部門違法,并要求其對喬先生進行賠償,征收部門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勝訴后,征收部門態度軟化,主動希望與喬先生談判調解。律師代表喬先生與征收部門談判,最終為喬先生爭取到 270 萬的行政賠償與土地補償款,還有其他附加條件。這案子里,律師提起訴訟并勝訴是關鍵,通過起訴促使征拆部門與喬先生協商談判,這就是 “以訴促談” 策略的成功運用。
再看一個簽完協議后還能提高補償的案例。江蘇省無錫市因道路建設項目征收土地,馬正豪夫婦的房屋在征收范圍內。行政機關委托評估機構評估后,雙方經多次談判,簽訂了 147 萬元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可后來馬正豪夫婦考慮到周邊房價變動及同期拆遷戶補償情況,希望重新協商補償問題,行政機關未予理會。于是,他們找到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律師仔細研究相關法律文書,發現行政機關在實施拆除行為時,補償款尚未支付到位,便以此為突破口制定訴訟方案,代理委托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征收決定。
一審法院駁回了馬正豪夫婦的訴訟請求,但律師的目的并非撤銷征收決定,而是借此推動與行政機關的談判。二審過程中,行政機關主動讓步,最終雙方達成一致,行政機關一次性支付馬正豪夫婦拆遷安置補償費 195 萬元。這個案例充分說明,即便簽了協議,運用 “以訴促談” 策略,也有可能爭取到更合理的補償。
從法律角度來講,《行政訴訟法》賦予了咱們老百姓通過訴訟維護自身權益的權利。在行政訴訟中,當我們提起訴訟后,行政機關會面臨一定的壓力。因為一旦敗訴,可能會影響其政績考核,特別是在一些對行政訴訟敗訴考核嚴格的地方,領導干部的工資待遇甚至會和敗訴率掛鉤。比如在某些地區,政府非常在意行政訴訟的敗訴情況,當被征收人在專業律師指導下,案件處于優勢地位時,法院可能會給行政機關發函,提示其具有敗訴風險。這種情況下,行政機關往往會主動聯系被征收人商談,在原有補償基礎上適當上浮補償金額,就容易達成一致意見。
另外,有些征地項目工期緊、任務重,是國家或省市的重點項目。政府為了盡快實現征收目的,耗不起時間走漫長的司法程序,就會愿意和被征收人協商,甚至給予一些優惠政策,讓被征收人早點簽協議搬走。畢竟現在政府沒有強拆房屋的職權,依法需要向法院申請非訴執行,這個周期很長,項目耽誤一天的經濟損失都非常高。政府算下來,把損失補給被征收人可能更劃算,這時候 “以訴促談” 就有了很好的契機。
“以訴促談” 策略在行政訴訟案件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它能給行政機關施加壓力,促使其與我們平等協商,從而讓我們獲得更合理的權益保障。不過,要想成功運用這一策略,一定要找專業律師幫忙。專業律師能精準找到行政機關的法律漏洞,扎實準備訴訟理由,在談判中為我們設定明確底線,讓我們在行政訴訟這場博弈中更有勝算。要是您遇到行政訴訟相關問題,不妨考慮運用 “以訴促談” 策略,先咨詢專業律師,說不定能為您打開維權新局面。(本文作者:李肖峰律師,執業于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專注行政爭議、刑事案件)
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李肖峰律師團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