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我的后半生》中,貫穿全劇,沈黛有兩次沖動之下突然從國外飛回來。一次是連亦憐搬進沈家與沈卓然住到了一起,她強烈反對,回來想拆散他們;
還有一次,就是長得極其像她母親的樂水珊出現時,她非常思念母親,回來想要極力撮合沈卓然與樂水珊。
為了“還原”母親在時的幸福團圓,她讓父親邀請樂水珊來家里過中秋,全家動員,打掃衛生、整理柜物、準備飯菜,就連十年沒有摸過菜刀的沈青都親自下廚做蛋餃,可見沈家人對樂水珊的到來有多歡迎和看重。
雖然知道只是因為樂水珊長得像靜敏,他們才對她有一種天然的情感傾向,但當時看到這里,我還是有那么些感動的,覺得他們對樂水珊真心喜歡。
甚至我還有那么點同情之前不受待見的連亦憐,因為對比真的很明顯。
然而,當沈家人拿著靜敏生前的陶瓷水杯給她喝水、還讓她穿靜敏生前穿過的蘭花拖鞋和紅色大衣時,我卻真的被惡心到了,一種莫名的恐怖之感在心中翻涌。
這可是死人生前用過的東西??!自個留著當個念想就算了,給一個第一次來家里做客的大活人用,算怎么回事?
沈家人思念故人可以理解,可作為成年人,他們應該也清清楚楚地知道,樂水珊她不是這個故人,這樣不管不顧地把人家當替身,未免也太不尊重人,也太自私了吧?
他們哪里是喜歡她,分明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思念彌補自己的遺憾,可曾看見過別人、尊重過別人、考慮過別人?
02
沈家人表面謙遜有禮,看似通透明理亦對死者深情,可實際上,骨子里卻透著一股如此深暗的自私。
對樂水珊如此,對劉麗娜也是這樣。
劉麗娜嫁給沈青后,就當起了沈家的免費保姆,多年來她不僅要照顧自己的小家,還負責公公婆婆那邊的事務。
婆婆患癌是她照顧,婆婆走了之后,公公的相親大小事也是她操心,就連小姑子生病也是她守在醫院照看她,病房里別人說沈黛她就霸氣懟回去,真的媳婦做到這個地步算是天花板了。
麗娜把沈家全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把一家人伺候得舒舒服服,可到頭來沈家人卻習以為常,好像看不見似的。
麗娜為給公公廚房關火手被燙傷,可公公竟一點都不知,滿心滿眼只有他自己的女友和戀情。
當麗娜把受傷的手亮給沈青看時,他不僅不關心她,反而覺得受這么點傷就把自己媽媽請過來幫忙做家務太矯情了,還嫌丈母娘在自家住妨礙生活,催促麗娜盡快把丈母娘請走。
沈黛就更不用說了。麗娜的爸爸大老遠地送魚來,她卻沒給一點好臉色,滿是嫌棄。
就算不喜歡吃魚,好歹也對人家客氣點吧,那畢竟是她嫂子的親爹,如此輕慢待之,可有把這個嫂子放眼里?
還有更過分的,就是沈青一邊享受著麗娜的付出,一邊又跟艾斯李曖昧不清,相約跑步、給她寫歌、詩情畫意,借由工作與她呆一起,卻絲毫不關心家里辛苦持家的妻子,更看不到她的委屈心酸。
他可曾想過,若不是麗娜全心在背后支持他,處理好他家里的大小事,怎會有他表面的光鮮亮麗?
說到底,沈家一家子都是自私的主,他們本能地清高、以自我感受為大,更是下意識地忽略他人,把他人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
03
除此之外,沈家人還對麗娜媽媽孫寶琴抱著“敵視”、看不上的態度,從來就沒有正眼瞧過人家。
尤其是沈青,丈母娘好心送過來的牛奶他直接就推到一邊,裝都不帶裝的。
而沈卓然呢,需要的時候就讓親家母給整個合唱團做飯送飯,不需要的時候就對人家避之不及,滿是厭煩。
其實,從劇情上看,孫寶琴這個人就是嘴碎點,其他都很好,聶老師癌癥復發也是她送去醫院,又送雞湯又送慰問的,可見人是很善良的。
麗娜嫁到沈家多年,她也對沈家幫襯了不少,之前靜敏患癌的時候,沈家人忙,她就與麗娜輪流著照顧。
沈家一有什么事,她就主動過來幫忙,凡事都為著他們。而沈家人卻總是嫌人家煩,一邊又享受著人家帶來的勞動成果。
最后沈多樂出國上大學,沈青夫婦沒錢了,也是孫寶琴拿出自己兩口子的養老存款來支助他們。怕他們不收,孫寶琴又說怕別人騙錢,讓麗娜代為保管。
經此情景的麗娜,后面一個人躲在車上放聲大哭,大概也就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會這樣毫無保留地愛自己吧!
想想沈青一家平日對待麗娜媽媽的態度,那真的是叫人寒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