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
秘魯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當地時間4月13日在秘魯首都利馬去世,享年89歲。略薩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學爆炸時期”的四大主將之一。有評論稱,他的去世意味著一個時代的落幕。除了文學創作,略薩還競選過秘魯總統。他曾多次訪華,其作品對不少中國作家也有影響,莫言就是他的“書迷”。
略薩 資料圖
帶走了一個時代
當地時間4月13日,略薩的兒子阿爾瓦羅·巴爾加斯·略薩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公布,我們的父親今天在親人陪伴下安詳地離世。”略薩的三個孩子表示,不會舉行公共悼念儀式,只會進行“家庭告別”。
略薩一生創作了大量小說、劇本、散文隨筆、詩、文學評論、政論雜文,也曾導演過舞臺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略薩寫出了“秘魯三部曲”——《城市與狗》《綠房子》和《酒吧長談》,每部作品都轟動文壇,成為其代表作。他曾說:“我寫作,因為我不快樂,因為寫作是一種對抗不快樂的方式?!?/p>
略薩作品合集 資料圖
被譽為“結構現實主義大師”的略薩拿獎拿到手軟,獲得了文學領域幾乎所有重要獎項:1986年獲得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1988年獲得美洲金質獎章,1994年獲得西班牙文學最高榮譽塞萬提斯獎,1995年獲得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2000年獲得第13屆梅嫩德斯·佩拉約國際獎。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那個優秀文學作品大量涌現、得到全世界認可與贊譽的時代,略薩與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阿根廷作家胡利奧·科塔薩爾、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一道,被稱為“拉美文學爆炸時期”四大主將。2010年,因“對權力結構制圖般的描繪和對個人反抗的精致描寫”,略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如今,隨著他的去世,四大主將都已作古。
16歲出版首部作品
略薩1936年3月出生在秘魯南部城市阿雷基帕,幼年時父母離異,由于他的外祖父擔任秘魯駐玻利維亞的外交官,1歲的略薩便與母親一起移居玻利維亞,在那里度過了幼年時光。當時家人告訴他,他的父親去世了。
后來,外祖父的工作調整,略薩也與之一起回到秘魯,10歲時才第一次見到父親。父母復婚后,略薩跟隨父母住在利馬的郊區,但他與父親關系惡劣,這也影響了他的不少作品。14歲時,略薩被父親用幾乎強制的方式送進萊昂西奧·普拉多軍事學校。提起那段時光,略薩曾表示:“在萊昂西奧·普拉多(軍校)的兩年相當艱苦,我在那里度過了一些可怕的日子,特別是我被罰留在軍校的那幾個周末……在那灰色的日日夜夜里和悲傷的薄霧中,我讀書和寫作的勁頭前所未有,而且開始成為一名作家?!?/p>
15歲時,略薩做過報社的實習記者,后來從軍校退學,完成了中學學業。他可謂年少成名,16歲時就出版了第一部作品——劇本《印加航班》,并開始經常為秘魯文學出版社供稿。
年輕時的略薩
1953年,略薩進入秘魯最古老的高校之一——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雙修文學與法律。大學期間,略薩做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在19歲時與舅媽的妹妹、比他年長10歲的胡利婭·烏爾基迪結婚,此事在家族中引發軒然大波,后來兩人于1964年離婚。
與馬爾克斯絕交
1958年,略薩獲得獎學金,前往西班牙馬德里的康普頓斯大學深造。幾年后,他以一篇研究馬爾克斯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兩年后,略薩移居法國巴黎,在那里當起了記者。他還曾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華盛頓兩地工作果,后來在1974年回到秘魯利馬。
略薩曾說“精彩杰出的作品都是從困難中誕生的”,他的寫作生涯似乎也是如此。1958年秋,略薩在馬德里的一家酒館開始寫作《城市與狗》。當時生活的重負幾乎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有時不得不兼職多項工作。這部作品于1961年冬在巴黎的一處頂樓里完成,但出版過程并不順利,手稿從一家出版社轉到另一家出版社,最終是在友人的幫助下才得以出版。
這部作品立刻轟動西班牙語世界,迅速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不過,這本書因其對秘魯軍事當局的尖銳批評而在秘魯被禁,當時秘魯軍政府還在略薩的母校燒掉了1500本《城市與狗》。
略薩與第二任妻子帕特麗夏
1965年,略薩再婚,對象是他的表妹帕特麗夏,這段婚姻持續了50年,兩人育有兩子一女,孩子們后來分別成為作家、商人和攝影師。這段婚姻在2015年破裂,次年略薩便與菲律賓裔西班牙社交名媛伊莎貝·普瑞斯勒高調相戀,但最終在2022年分手。
與他的感情史一樣,略薩與馬爾克斯的友情也算“轟轟烈烈”。兩人在1967年一見如故,有一段時間兩人都住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兩家人也交往甚密,馬爾克斯還是略薩二兒子的教父。然而,1976年,略薩在墨西哥一家電影院里揮拳打了馬爾克斯,兩人自此絕交。至于具體原因,有傳言說是與他的妻子帕特麗夏有關,也有說法稱根本原因是兩人的政治分歧。2017年,當被問及那一拳后與馬爾克斯是否見過面,略薩直截了當地說:“沒有?!?/p>
1967年的馬爾克斯和略薩
曾競選總統落敗
略薩一直對政治頗有興趣,甚至競選過總統。他早在1959年就聲稱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大學時期短暫加入過秘魯共產黨,并支持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但后來他的政治態度向右轉,支持自由主義。
1987年,略薩在秘魯組建政黨,反對時任總統阿蘭·加西亞的銀行國有化等政策。1989年,他在出生地阿雷基帕宣布參加次年舉行的總統選舉。略薩一度是聲望最高的候選人,但最終還是敗給了藤森。
那次敗選讓略薩更加堅定了對寫作的信仰,“當職業政治家得有欲望,而我從來沒有過?!备傔x失敗后,略薩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并在那里完成了回憶錄《水中魚》,其中講述了他在1987年至1990年間的政治活動。
2010年,略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矮@得諾貝爾獎后的那一周是童話,但接下來的一年是噩夢。你無法想象接受采訪、參加書展的壓力有多大。我幾乎寫不下去了。”他曾說。略薩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仍有不少作品,2013年出版了《凱爾特人之夢》,2016年出版了《五個街角》,2023年的《獻給你,我最后的沉默》是他的長篇小說封筆之作。
2010年,略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略薩與中國淵源不淺。上世紀90年代,略薩就以觀光者的身份來過中國,“細細品味中國古老文明的風情韻致”。2011年,略薩再次來到中國,9天行程里到訪了上海、北京等地。“我從來沒想到自己寫的故事能抵達如此遙遠的地方,也是出現在我兒時夢里的國家……現在我知道了,中國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非常強大的國家?!彼谝环庵轮袊x者信中寫道:“一些中國讀者與我分享了我在小說中創作的那個神奇世界,這對我花費那么多時間、付出那么多努力寫的故事和長篇小說而言是一種莫大的補償?!?/p>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