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朋友奶奶的葬禮時,我親眼見到了人性最赤裸的一面。
殯儀館的靈堂里,朋友的父母就吵起來了。
"早讓你帶媽去體檢,你就是不上心!"叔叔把茶杯重重砸在桌上。
阿姨紅著眼睛反駁:"去年住院檢查花了兩萬多,你當時不是嫌貴嗎?"
我趕緊上前勸:"奶奶九十歲走得安詳,也是福氣。"
阿姨突然抓住我的手:"閨女你不知道,老太太退休金每月一萬二,現在說沒就沒了......"
我愣在原地。棺材前擺著的孝子賢孫花圈還在,親戚們絡繹不絕地來拜祭。
原來那些搶著給老人買補品的孝順,那些爭著接老人同住的熱情,不過是算計著存折上數字的表演。
錢袋子拴住的親情
小區里有個退休的劉老師,老伴走得早,三個孩子都在外地。
前些年他總抱怨孩子不回家,這兩年突然成了"香餑餑"。
大女兒給安了監控攝像頭,說是"隨時照應";二兒子每周雷打不動視頻問候;小兒子直接把孫子送來陪住。
直到有次社區體檢,護士發現老人偷偷把降壓藥倒進花盆——孩子們怕他中風癱瘓,特意囑咐"血壓別降太快"。
菜市場賣豆腐的老張頭更辛酸。他攢了二十年的三十萬存款,被三個兒子明爭暗搶。
大兒子說要換學區房,二兒子嚷著要創業,小兒子哭訴丈母娘要彩禮。
最后錢分了,人卻沒人要?,F在他蹬著三輪車收廢品,車頭掛著輸液瓶——糖尿病打胰島素的錢,得自己掙。
養老院王院長跟我講過件荒唐事。
有位退休干部每月退休金兩萬三,四個子女輪流接回家住。
上個月老人昏迷送醫,子女們卻在病房外吵了半宿:老大說該住他家,因為前三個月輪到老二;
老二說該送重癥監護室,反正"老爺子存款夠";老三嚷著要請北京專家,老四直接掏出計算器算醫保報銷比例。
窮病壓垮的骨肉情
我們胡同口的李嬸,去年查出肺癌。
兒子在工地摔斷腿,兒媳婦把化驗單拍在桌上:"治不治?化療一次五千,咱家三個月菜錢!"
最后老人自己走去小診所開止疼片,夜里疼得咬被子也不敢出聲。
上個月她走了,葬禮上兒子哭昏過去三次——不是傷心,是后悔沒讓老娘早點檢查。
菜場打掃衛生的趙大爺更讓人揪心。
他白天掃市場,晚上看停車場,就為給孫子攢補習費。
有次中暑暈倒,醒來第一句話是"別叫救護車"。
他兜里常年裝著速效救心丸,卻舍不得吃——"一粒兩塊五,夠給孫女買本練習冊"。
去年冬天他倒在結冰的臺階上,手里還攥著給重孫子買的奧特曼玩具。
醫院急診科護士小楊跟我說,最怕接到"三無老人"。
有次送來個昏迷的老太太,手機里存著五個子女的號碼,打了三小時沒人接。
最后在破棉襖內襯摸出張存折,余額只有83.6元。等子女們趕來時,第一句話都是"我媽的退休金存折在哪"。
養老金照妖鏡
退休金高的老人,活得就像棵搖錢樹。我們小區周局長家的故事特別典型。
老爺子每月退休金一萬八,三個子女搶著盡孝。
大女兒天天熬人參雞湯,二兒子每周陪著做體檢,小女兒床頭裝著智能健康監測儀。
上個月老爺子想吃街邊烤紅薯,兒女們齊聲反對:"不衛生!"——其實是怕他吃壞肚子住院花錢。
對面樓的吳老師更心酸。她教師退休金七千多,兒子天天帶著孫子來"陪奶奶"。
有次她摔傷腰想請護工,兒媳婦當場變臉:"請護工的錢夠孩子上鋼琴課了!"
現在她每天忍著腰痛給全家做飯,兒子還說:"媽多活動對身體好"。
菜場賣雜糧的老陳頭看得透徹。
他有次邊搓小米邊說:"我現在是棵老玉米,兒女們就等著掰棒子。
退休金是化肥,多加點他們伺候得勤;要是哪天斷供了,立馬連根拔起扔灶坑。"
這話說得糙,卻讓我想起葬禮上那個裝孝子哭暈的男人——他口袋里還揣著母親的工資卡。
最后的體面
朋友奶奶下葬那天,子女們為喪葬費分攤吵得面紅耳赤。
回去路上,出租車司機講了個故事。
他拉過一位癌癥晚期老人,非要繞遠路去老房子看看。
老人摸著褪色的春聯說:"孩子們等著分拆遷款呢,我得趁還能動,把存折密碼寫在灶王爺畫像后面。"
夜深人靜時,我翻出奶奶生前織的毛褲。膝蓋處補丁摞補丁,卻是用退休金給我買的羊絨線。
那些算計老人錢財的子女可能忘了,他們小時候吃的糖葫蘆、背的新書包,都是父母從牙縫里省出來的。
當養老變成生意,親情成了買賣,或許我們該問問自己:當年那個追著父母要兩毛錢買冰棍的孩子,怎么就成了扒著存折數錢的白眼狼?
殯儀館的火化爐冒著青煙,我突然想起朋友奶奶常說的話:"人老了,就像舊鈔票,皺皺巴巴還招人嫌。"
可鈔票還能花出去,老人卻連最后的體面都要被榨干。這世道,不該讓夕陽沉沒在算盤聲里。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干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