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歡迎轉發!
最近,美國《1945》網站又開始關注中國的“神秘戰機”了。他們提到,中國的殲-50在設計上頗具未來感,什么貫穿機頭邊條翼、蘭姆達機翼、可動翼尖、無尾翼布局,再加上雙發二元矢量發動機,聽起來確實很像是下一代戰斗機的樣子,具備出色的隱身和攻擊能力。不過,美媒話鋒一轉,又強調美國在六代機領域仍然領先,中國還不能和美國相提并論。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美國前空軍副部長Will Roper曾公開表示,美國的“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機”(NGAD)早在2020年就實現了首飛,并且創造了不少飛行記錄。而中國的兩款六代機,據稱是在2025年12月才首次試飛。這樣一算,美國似乎領先了中國足足五年。
美媒還提到,盡管中國的兩款六代機去年底就進行了首飛,但中國官方對此一直保持沉默,這可能意味著項目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然而,他們也承認,無論是殲-50的原型機、試驗平臺還是早期生產型號,都顯示出中國在空戰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在穩步前進。其研發速度和設計的復雜性表明,六代機的競爭已經全面展開,盡管目前美國可能占據先機,但最終的結果還很難說。
等等,美國六代機在五年前就秘密首飛了?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科幻”?要知道,美國一向以軍事透明度著稱,即使是高度保密的B-21隱形轟炸機,在首飛前也公開亮相了。如此重要的第六代戰斗機,如果真的在五年前就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美國怎么會錯過在全球范圍內高調宣傳的機會呢?
再看看最新動態。美國國防部2023年的預算報告里提到NGAD,但只說了“很重要”,沒給任何具體進展。2024年,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接受采訪時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項目還在推進”,細節一概不提。
一個更合理的推測是,所謂的“六年領先”,很可能只是美國某些官員的“口頭優勢”。畢竟,在缺乏實錘證據的情況下,這種說法的真實性是存疑的。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猜測,美國的NGAD項目或許還停留在概念設計或者原型機制造階段,離真正上天還早得很。
美國的這種表現中國軍迷會有一種很詭異的熟悉感,這種沒東西還死鴨子嘴硬的舉動,往往能從我們的鄰國印度身上看到,要知道印度曾經制造了很多神器,什么阿瓊坦克,光輝戰機這種,基本上都是這個調調。不管事情做不做得成,先把牛吹出去再說。不過對美國來說,印度人早就全面占領美國的各個大公司的領導層,美國現在做事逐漸印度風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相比之下,中國雖然對六代機的進展保持低調,但從殲-50的出現,以及美媒自己承認的研發速度和設計復雜性來看,中國的確是在扎扎實實地推進相關項目。根據目前的試飛進度,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殲-36和殲-50很可能在2028年左右就能實現小批量服役。
屆時,如果美國的F-47(這還只是一個假設的型號)還停留在PPT展示階段,那么中美兩國在六代機領域的差距恐怕就不止是五年,而是可能達到七年甚至更多。
更有趣的是,如果所謂的美國六代機F-47真的采用了鴨翼設計,那它還能算是真正的第六代戰斗機嗎?要知道,當年美國軍方和媒體可是沒少拿殲-20的鴨翼說事,認為這并非真正的第五代戰斗機。如今風水輪流轉,如果美國自己也走上了類似的技術路線,這其中的意味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總而言之,在下一代空中力量的競爭中,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中國正在默默耕耘,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與其聽信一些缺乏證據的“領先”論調,不如把目光聚焦在真真切切的技術進步上。等到中國的六代戰機真正翱翔藍天的那一天,所有的疑問都將迎刃而解。而那時,美國媒體或許會找到新的理由來解釋“美國依然領先”,但事實勝于雄辯,我們拭目以待。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么有趣見解,歡迎訂閱本號并在下方留言討論?。ū疚臑橐闶逭f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