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空軍新型隱身戰機交付總數已突破90架,遠超美國F-35系列的同期交付量。美國防務智庫CSIS在新近發布的《中國軍事力量報告》中直言:“中國五代機產能與質量已成為全球空軍格局的重塑變量。”一組數據,撬動全球軍工板塊,令西方輿論場嘩然。
殲-20與渦扇-15的“化學反應”
在全球第五代戰斗機競爭的舞臺上,殲-20正在以一種極為鮮明的姿態“加速超車”。過去,西方軍評界普遍認為,航空發動機是中國軍工的“最后一道鴻溝”。但2025年7月,隨著殲-20批量換裝渦扇-15發動機的消息被多家美媒確認,這一認知正在被徹底顛覆。
渦扇-15的核心優勢,在于其推重比和高溫材料的突破。根據GE航空、普惠等行業巨頭最新年報,全球僅有極少數發動機制造商能在可靠性和推力上雙線平衡,而渦扇-15實測推力已直逼F-135的水準。殲-20加裝新一代航電和有源相控陣雷達后,原有發動機的能耗已逼近臨界,升級渦扇-15成為必須。與F-35仍在為發動機升級方案舉步維艱形成明顯對照。
美國“Military Watch”網站近期頻頻發文關注殲-20產能,稱其年產量或已突破120架。雖然這一數字在中國業內人士看來略顯夸張,但即便按保守估算,2025年中國五代機年交付總量已顯著超越美方。對比冷戰高峰期美蘇重型戰機年產記錄,當前中國并無“大干快上”式的全球爭霸需求,但五代機制造難度與技術積累,已然可與美俄比肩。
美軍“壓艙石”失靈?
2025年6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削減24架F-35A訂單,改為增購同等數量的F-15EX。此舉在美國防務界引發巨大爭議。多家美媒分析認為,F-22A機隊老化嚴重,F-35作為中型五代機,在與殲-20這種重型隱身戰機的對抗中,硬件劣勢逐步顯現。特別是在環太平洋與東亞可能的遠程作戰場景下,美軍的空中優勢正在被逐步侵蝕。
美國空軍“2027年采購計劃”提出要將F-35A年采購量提升至70架,意圖遏制中方產能優勢。可是F-35項目自立項以來,因過度集成功能、設計初期“榨干”性能潛力,導致后續升級空間極為有限。F-135發動機雖在技術上依然領先一線,但面對新一代雷達、航電系統日益提升的能耗需求,F-35的“肥大”屬性已成為升級最大障礙。
更為尷尬的是,美國主推的F-136變循環發動機,原本寄望于六代機實現動力躍遷,如今卻因資金短缺、技術延誤,原型機推遲至2030年。通用電氣等巨頭在變循環技術上的投入雖大,但屢次延期讓美軍高層焦慮加劇。
產能與部署的全球新格局
2025年中國殲-20與殲-35的年交付量首次超過美國F-35系列,成為五代機全球裝備新“天花板”。更值得關注的是,殲-20與殲-35目前只在東亞一線部隊服役,裝備即形成戰斗力。而美軍F-35不僅要滿足本土防御,還需分散部署全球多個盟友,資源分配壓力劇增。
全球軍工產能的“東移”趨勢已成定局。冷戰時期,美蘇重型戰機的年產巔峰也不過百架左右。2025年中國五代機產能雖然未必達120架,但其制造難度和技術門檻已顯著抬升。與此同時,美國F-35年采購量維持在80架以下,且全球部署需求導致單一戰區力量逐漸被稀釋。
美媒分析指出,中美五代機年交付數量的平衡點已被打破。中國五代機裝備單架“即插即用”,戰備效率極高;而美軍F-35的全球化部署策略,反而讓其陷入“多線作戰、處處吃緊”的尷尬局面。
未來六代機動力賽跑
渦扇-15的量產,意味著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已從“追趕者”變為“挑戰者”。長期以來,西方普遍認為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存在“代差”——材料、工藝、壽命均低于美俄同行。但2025年夏天,隨著多型國產航發臨近批量交付,這一“刻板印象”正被逐步打破。
F-35的F-135發動機雖在推重比、可靠性方面依然表現優異,但其設計極限已被過度挖掘。F-35在升級有源相控陣雷達、強化航電、提升電子戰能力時,動力系統已顯疲態。美國六代機項目寄望于變循環發動機實現質的飛躍,但項目一再延期,難以在短期內形成實質突破。
反觀中國,殲-20A/S及殲-35A的新型發動機已通過多輪極限測試,批量生產線逐步完善。2025年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鏈從材料到制造實現了大幅“自主可控”,大功率發動機核心部件國產化率顯著提升。美國CSIS與英國IISS近期報告均指出,中美在高端動力系統上的差距已縮至歷史最小。
國際軍備觀察人士普遍認為,2025-2030年將成為中美六代機動力競賽的“窗口期”。五年之內,誰能率先完成六代機動力系統的突破,將直接影響全球空中力量格局。
全球空軍版圖的再平衡
2025年7月的美中空軍裝備數據,標志著全球空軍力量版圖的重大轉折。殲-20批量換裝渦扇-15,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實現了對F-35的“狙擊”,更在全球五代機市場打開了新一輪競賽的大門。美國空軍力圖通過采購調整、六代機研發“守住底線”,但中國五代機的高速列裝與動力技術突進,已成為全球空天戰略的最大變量。
未來幾年,全球空軍戰略將圍繞“產能、動力、部署效率”三大主題持續博弈。殲-20的崛起,不僅是中國航空制造業的里程碑,更是全球軍事技術版圖的再均衡信號。誰能真正掌控下一代動力系統的制高點,誰就能主導未來空天爭霸的節奏。這場看不見硝煙的“動力競賽”,正悄然改變著世界。
參考資料:美媒:殲-20持續高速列裝,渦扇-15即將上機鑄就全球最強機動?
2025-07-20 18:36·軍武次位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