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被魚刺卡住,是不是經常聽到有人會說“快喝醋,讓它軟化!”“快吞口米飯,壓下去!”。近日前往重慶松山醫院普外科就診的張奶奶(化名)就是如此,誤吞3cm魚刺一個月,魚刺一路“長驅直下”由咽喉至食管、胃、腸,不僅肚子痛得難受還引起了腹腔內感染。
誤吞魚刺。重慶松山醫院供圖
據了解,張奶奶發現魚刺卡喉后,便開始猛吞米飯、狂喝水,硬生生地把魚刺吞了下去。一頓操作下來,當天她刺痛的感覺得到了緩解,以為就徹底沒事了。但一個月后的一天,她突然感到腹部一陣陣疼痛,實在難以忍受的她來到重慶松山醫院普外科就診。
檢查后發現,一塊巨大的魚刺卡在腹腔,而且感染指標升高,還伴有腹膜炎,遂立即安排入科治療。
魚刺不可能憑空消失,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取出魚刺。然而魚刺在腹腔中游走,若是直接貿然拔除魚刺,很有可能損害其他臟器,手術在所難免。在普外科徐建華團隊的手術下,一條長達3cm、兩端都還帶著尖刺的魚刺被取出。
1口醋、1口飯,魚刺卡喉還這樣做?
很多人喜歡用喝醋、吞菜、大量喝水等土方法急救,試圖用“吞”的動作,把魚刺逼下去。其實,“吞”這個動作非常危險,可能導致魚刺插得更深。喝醋更是不能溶解魚刺,還有可能刺激脆弱的咽喉和食道黏膜。
咽喉至食道、胃、腸,旁邊有非常多重要的血管、臟器,一旦遇到比較狹窄的地方,魚刺穿刺出去,引發大出血或者刺傷臟器,后果不堪設想。
如果是小刺,可先嘗試能否輕輕咳嗽將魚刺咳出。若不奏效,請立即就醫。
根據魚刺的大小和卡住的位置,醫生也會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1.卡刺部位在口咽等表淺位置,醫生會首先嘗試在直視下取出;
2.如果魚刺太小、位置太深或者患者咽反射太明顯,就需要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借助喉鏡來取;
3.魚刺如果進入甚至穿出食管、胃腸,可能需要消化內鏡甚至外科手術取出。(重慶松山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