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盤前,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央匯金公司重磅發聲。中央匯金明確了自己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并明確表態將“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認為,這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正式構建起以中央匯金為核心、央行流動性支持為后盾的“平準基金”機制。央行同步宣布,將通過再貸款向匯金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資金渠道—市場操作”的閉環。
中央匯金作為國有金融資本受托管理機構,歷史上多次在市場關鍵節點發揮“穩定器”作用。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增持四大行股份,2024年9月通過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再貸款工具穩定市場。此次政策升級后,其資金來源從自有資金、分紅收入,擴展至央行再貸款支持,資金規模上限被徹底打開,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大幅增強。
4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將部分償付能力充足率檔位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限上調5%,最高可達50%。姚余棟認為,這一調整預計釋放數千億增量資金,并通過“集中度比例松綁+稅延賬戶合并”等政策,引導保險資金精準投向新質生產力領域(如半導體、AI)。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其長期屬性與平準基金的逆周期操作形成互補,進一步夯實市場底部支撐。
大成基金姚余棟稱,多部委協同,政策“組合拳”傳遞三大信號。一是制度性托底機制確立。中央匯金的類平準基金功能、央行再貸款工具、保險資金擴容形成“三級緩沖”,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顯著提升。二是長期信心宣示。中央匯金強調“我國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直指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誤讀。中央匯金明確表態“A股核心資產吸引力處于歷史低位”,釋放估值修復信號。三是金融改革深化。從“救急式干預”轉向“常態化機制”,例如ETF增持的“逆周期調節屬性”設計、保險資金“長周期考核”試點,推動資本市場從“政策市”向“制度市”轉型。
此次政策“組合拳”的出臺,正值美國大幅加稅引發全球市場動蕩之際。在姚余棟看來,通過中國版平準基金機制,不僅為國內市場筑起“防波堤”,更向全球傳遞“以開放對沖保護主義”的戰略定力。央行、中央匯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協同發力,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穩定機制進入“2.0時代”。通過制度創新釋放“耐心資本”活力,以市場化手段平抑波動,既為經濟轉型贏得時間窗口,也為全球金融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