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導報網訊】4月16日至18日,2025第一屆“回歸生態圈·創綠色金融——合作峰會”在香港科學園拉開帷幕。此次峰會由香港回歸文化學會主辦,旨在共同構建民間“綠色生態圈”,實現資源共享。峰會吸引了近150位國內外專家代表參與,共同探討綠色金融與綠色零碳發展的未來路徑。
香港回歸文化學會會長朱文博宣布大會開幕。香港回歸文化學會榮譽會長、香港特區政府前教育局局長、香港太平紳士吳克儉發表了開幕式的致辭。他強調,學會致力於講述香港故事和中國故事,通過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構建多個“區塊鏈的IP”,並利用綠色零碳、人工智能、數字資產、綠色金融推動“生態圈”的創新發展與產業裂變。學會理事會主席張嘉誠先生在主題演講中,強調了學會充分利用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擔任起香港民間“超級聯系人與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據悉,本次峰會圍繞“能碳綠色發展、數字金融科技、中醫藥國際崛起、亞太文化旅遊IP、鄉村振興”五大板塊展開深入討論。
在綠色能碳與金融科技板塊,上海浦東新區新能源行業協會理事長、長江三角碳中和聯盟副主席熊健發表主旨演講,探討了長江三角、珠江三角、香港及大灣區碳能一體化產業協作與創新發展的前景。同時,上海艾濤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回歸文化學會副會長崔寧峰捐贈了國際認證的碳足跡資產,旨在實現大會“綠色零碳”目標,此舉也成為香港綠色零碳峰會的典範。
香港回歸文化學會理事能碳專委會發起人陶志榮表示,峰會發起“香港文化回歸學會國際綠色可持續發展基金”籌備會,將吸引多元投資,聚焦可再生能源開發、碳足跡碳普惠和碳捕獲利用等低碳項目,借助區塊鏈技術合法推行碳幣,以金融創新手段賦能香港雙碳目標達成。
為適應中醫藥龐大的產業鏈需求,香港回歸文化學會與ITM傳統醫藥研究學院及老撾國家衛生部食品藥品司、ICM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研究所四方,就中醫藥融合發展,達成合作框架交流會議備忘錄。此舉不僅是中國醫藥文化、事業及產業邁向國際融合發展的關鍵一步,也為“中醫藥”與東盟各國的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研究所所長梁柄忠表示,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醫,推動中醫藥與東盟“傳統醫藥”的合作與融合,非常重要。老撾國家衛生部食品藥品檢驗司司長與老撾傳統醫藥研究學院院長,副院長,衛生部國際合作司參加了簽字儀式。藥品檢驗司長表示:簽字儀式將為“中醫藥與傳統醫藥”合作及產業化的發展搭建起一座橋梁。深圳市旭子科技有限公司向老撾捐贈了“中醫藥把脈智能治療儀”。
此外,鄉村振興板塊聚焦農業農林與鄉村發展,廣東大風農業集團董事長熊維先生分享了“大風模式”在鄉村振興中的成功實踐。同時,中國鎮長論壇副主席賀勇介紹了以雙碳目標為牽引,將綠色金融作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的理念。銀齡經濟·文旅康養板塊則探討了老齡化社會下,如何通過創新和務實的方式解決老年人群的需求和期望,推動銀發經濟的全面發展。
峰會還宣布啟動了第五屆亞太國際音樂與舞蹈錦標賽(亞樂賽)和首屆亞太民族舞蹈比賽(亞舞賽)。這兩項賽事均為世界音樂組織WASMB支持的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文化盛事,助力音樂與舞蹈藝術促進香港與亞太城市文旅創新發展。據了解,香港回歸文化學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管理下的非營利性公益社團,於 2023 年由香港資深愛國人士及各界名流共同創建。學會秉持 “回歸生態圈,創綠色零碳” 的核心理念,圍繞 “綠色生態圈”的文化戰略格局,講好香港的故事,研究香港回歸的曆史,跨境跨界,積極開展學術研究與一系列優秀的公益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