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由大成金融專業委員會、大成金融行業委員會、大成北京總所刑事專業組、大成北京總所金融專業組、大成北京總所金融行業組主辦,大成金融行委會金融犯罪研究中心、大成金融行委會外資銀行法律研究中心承辦的“銀行不良貸款清收法律風險”專題討論會在京圓滿舉辦。會議聚焦當前經濟形勢下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痛點問題,邀請四位資深律師從不同維度進行專業解讀,為行業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會議主題
本次會議由大成金融行委會秘書長、大成金融行委會外資銀行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韜主持。本次活動采用現場參會+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觀看近8000人次。
劉韜律師首先對與會同事表示熱烈歡迎,并深入分析了當前銀行業面臨的嚴峻形勢。他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監管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已達3.3萬億元,關注類貸款突破4.8萬億元,部分中小銀行不良率更是攀升至5%的高位。與此同時,全年金融借款糾紛案件超過80萬件,暴力催收等刑事案件頻發,加之《民法典》對擔保規則的重大調整,使得不良貸款清收工作
面臨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戰。
劉韜律師
大成金融行委會聯合牽頭人、大成北京總所刑事專業組負責人于興泉律師以《銀行不良貸款清收的刑事風險警示》為題進行演講。作為金融犯罪領域的資深律師,于律師結合多年實務經驗,系統梳理了不良貸款清收全流程中的刑事風險點。
于律師指出,當前不良貸款清收已進入"深水區",在高壓清收環境下更易觸發刑事風險。他從三個維度展開分析:在貸款產生環節,銀行工作人員可能涉及違法發放貸款罪、受賄罪及高利轉貸罪;在決策清收階段,存在國有企業人員濫用職權風險;在實際清收過程中,根據清收的不同方式可能涉嫌不同的刑事風險,如招標清收可能涉及串通投標罪,處置清收則需防范職務侵占(貪污)、挪用資金(公款)等犯罪。
于興泉律師
于律師特別強調,隨著清收難度加大,部分銀行采取"責任清收"等高壓手段,但過程中若出現賄買、脅迫等行為,可能涉嫌行賄等犯罪。他建議金融機構建立全流程合規審查機制,加強對清收人員的法律培訓,在維護債權的同時嚴守法律底線。最后,于律師通過多個親辦案例,生動詮釋了"依法清收"的重要性,為銀行業防范刑事風險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指南。
大成洛陽金融專業組負責人宋玉波律師就“貸款催收和不良資產清收中用‘以物抵債’的方式實現金融債權的法律風險”做了精彩分享。在分享中,宋玉波律師從銀行等金融機構以物抵債的成因、法律風險以及應對建議三個方面展開深入剖析。
宋玉波律師
在成因方面,宋玉波律師指出,受經濟下行、中小企業經營困境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清收難度加大,以物抵債成為資產質量攻堅工作中常見的選擇。
在法律風險方面,宋玉波律師從評估環節存在的評估機構不規范、評估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等風險;抵債資產在產權流轉過程中,面臨較高的稅負成本;在處置階段資產變現困難、處置周期長、處置成本高等問題;在抵債協議的簽訂、抵債資產的權屬確認等方面潛在的法律風險,這些風險都可能影響金融債權的有效實現。
基于對風險的深刻認識,宋玉波律師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強調要嚴格把關抵債資產的選擇;加強對評估機構的篩選和監督,確保公正性和準確性;在處置環節,應創新處置方式,拓寬處置渠道,提高資產處置效率。同時,要完善抵債協議的條款,明確各方權利義務,防范法律糾紛。
宋玉波律師的分享內容豐富,結合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和法律實務操作要點,展示了大成洛陽辦公室在金融法律業務方面的專業實力、贏得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認可和好評。
大成常州辦公室金融專業組負責人董曉蕓律師以《債務人改制、債務重組中的金融債權》為題帶來分享。董律師從實務角度深入分析了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金融機構債權保護的關鍵問題與應對策略。
董曉蕓律師課程
董律師首先厘清了債務人改制與債務重組的法律概念,指出企業改制雖不必然損害債權人利益,但若涉及重大資產處置或核心業務轉移,將實質性影響償債能力。針對這一問題,她重點講解了三大法律武器:一是通過變更追加被執行人程序追索逃廢債;二是靈活運用代位權與撤銷權保全資產;三是深度參與債務人交易結構設計,重點關注控制權變更、資產對價等核心條款。在債務重組部分,董律師特別剖析了"債轉股"操作難點,強調金融機構應審慎評估轉股價格,在破產重整中要爭取個別同意權,避免被動接受不利清償方案。
董律師的演講既有理論高度又具實操價值,為律師代理金融機構處理復雜債務重組業務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
大成金融行委會聯合牽頭人、大成沈陽金融行業組負責人呂慧律師發表了題為《現狀透視與策略應對:不良資產處置的困境與破局》的專題演講。為與會律師呈現了一場數據翔實、策略前瞻的專業分享,并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實務指引。
呂慧律師課題
呂律師首先通過詳實的數據圖表,揭示了2024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的區域分化特征:廣東、浙江等經濟大省呈現"雙升"態勢,而甘肅、河北等地則實現"雙降"。她特別指出,農商行不良率雖同比下降0.54個百分點,但仍高達2.8%,清收壓力顯著。針對傳統清收手段效率低下(平均周期22個月、到位率不足40%)的痛點,呂律師創新性提出"技術+法律"雙輪驅動模式,提升不良貸款回收率。
在案例分享環節,呂律師重點解析了某銀行通過"穿透式調查+產業鏈溯源"的經典案例,以及某城商行采用"戰投引入+以租代售"將房地產不良回收率從12%提升至65%的創新實踐。她強調,現代清收已進入"多工具協同"時代,律師需要培養"法律+產業+技術"的復合能力,方能有效應對債務人隱匿資產、地方保護等復雜挑戰。這場融合數據洞察與實戰策略的演講,為律師開展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論。
大成北京刑事專業組聯合負責人張志勇律師從實務視角系統勾勒了不良貸款業務中的刑事風險圖譜,為律師同行提供了極具操作性的合規指引。
張志勇律師
張律師創新性地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法",將風險劃分為三個關鍵階段:在貸款發放環節,重點提示了"雙向犯罪"風險——借款人可能觸犯騙取貸款罪或貸款詐騙罪,而銀行工作人員則面臨違法發放貸款罪及瀆職罪風險;在債務催收階段,詳細剖析了第三方催收可能涉及的非法經營罪、尋釁滋事罪等"衍生型犯罪";在資產處置環節,特別解讀了《刑法修正案十二》新增的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新型罪名對AMC等機構的適用邊界。
針對當前"維權反被追責"的行業困境,張律師通過典型案例揭示了債務人通過虛假訴訟、誣告等手段"反制"債權人的新趨勢。他特別強調,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作為債權人重要維權工具,其適用需嚴格把握證據標準。張律師的分享既涵蓋傳統罪名的新變化,又前瞻性地分析了立法動態,為律師代理金融機構處理不良資產提供了刑事合規的全新方法論。
點評環節,大成金融專委會/行委會聯合牽頭人王子龍律師分享了對個貸清收市場的獨到見解。王律師指出,當前個貸清收業務雖面臨"紅海"競爭,但通過創新模式仍可發掘巨大價值。王律師特別強調,傳統訴訟清收方式因法院受理能力有限、債務人失聯等問題效率低下,建議探索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多元化解機制。針對全國性批量案件處理難題,他提出"大成優勢解決方案"——依托大成全國50余家辦公室的協同網絡,通過案件區域分配實現規模效應,既能降低邊際成本,又能提升清收效率。王律師呼吁將看似"低端"的清收業務通過體系化、產品化改造升級為差異化服務,最終實現從"紅海"到"藍海"的轉變。
王子龍律師
大成金融專委會/行委會聯合牽頭人、大成北京金融專業組/行業組負責人吳立北律師在總結發言中高度評價了本次會議的專業價值。他指出,本次活動充分展現了大成"專業化+一體化"的戰略優勢:一方面通過金融與刑事專業的交叉融合,深度剖析清收業務的法律風險;另一方面整合北京、沈陽、常州、洛陽等多地辦公室的專業力量,形成全國協同的解決方案。吳律師強調,銀行不良貸款清收業務要實現突破,必須依靠專業化深耕和一體化協作的雙輪驅動。他特別肯定了大成在該領域已取得的成果,并期待未來各地辦公室能進一步深化合作,在清收這一重要但被低估的業務領域取得更大發展,共同推動大成金融業務的蓬勃發展。
吳立北律師
結語:大成律師事務所始終致力于為金融行業提供前沿法律支持。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攜手各界同仁共同應對不良貸款清收、不良資產處置挑戰,推動行業合規與可持續發展。
部分參會人員合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