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設備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低頭族"已成為現代越來越多人的標簽。鄭州市頸肩腰腿痛醫院主任醫師丁原宏表示:在臨床中因頸椎問題前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這正是由于很多人長期低頭刷手機給頸椎帶來的隱形傷害。
根據生物力學研究,人體頸椎正常曲度呈自然前凸狀態,當頭部處于中立位時(即平視前方),頸椎承受的壓力約為4.5-5.5公斤。但隨著低頭角度增大,壓力會呈幾何級數增長:
● 低頭15°時,頸椎壓力增加至12公斤
● 低頭30°時,壓力飆升至18公斤
● 低頭60°時,頸椎需承受相當于27公斤的壓力
換算成日常場景,當我們刷手機時頭部前傾角度通常在30°-45°之間,相當于頸部每天額外背負一袋10-15公斤的大米。丁原宏醫生指出:"頸椎是由7塊椎骨和椎間盤組成的精密結構,長期超負荷會加速椎間盤退變,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反弓。"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4年發布的《全球數字健康報告》顯示,我國成年人日均手機使用時長已達6.8小時。假設其中只有1小時處于低頭刷短視頻或社交狀態,頸椎每天承受的額外壓力相當于:
● 每天多背負15公斤重物1小時
● 每月累積負重450公斤
● 一年下來相當于在頸椎累積負重5400公斤
丁原宏醫生表示:這種持續的機械應力會引發頸部肌肉勞損、頸椎間盤突出以及椎動脈受壓導致頭暈頭痛等問題。
科學防護指南
針對"低頭族"的健康管理,丁原宏醫生提出以下建議:
1.姿勢管理:使用手機時保持屏幕與視線平齊,必要時用支架輔助。
2.時間管理:每40分鐘進行一次頸部拉伸可以練一練"米字操"。
3.睡眠管理:選擇符合頸椎曲度的記憶棉枕頭,高度以一拳豎立為宜。
4.運動干預:每周進行3次游泳或小燕飛等訓練,可以增強肌肉力量,保持關節穩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