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 2024 年業績看工銀安盛人壽凈利潤“大起大落”,業務增長隱憂浮現。
近日,工銀安盛人壽公布了2024年的業績報告,從表面數據來看,確實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全年保險業務收入達到458.08億元,同比增長13.12%,在銀行系壽險公司中保費規模僅次于中郵人壽,穩居第二。凈利潤更是同比大幅增長161.52%,達到9.31億元,這樣的增幅在行業內十分顯眼。
但當我們深入分析這份業績報告,就會發現這些亮眼數字背后隱藏著諸多問題。2024年第四季度的單季虧損高達8.63億元,直接將前三季度累計17.94億元凈利潤的近半抹掉,這一數據的反差令人震驚。
再看其盈利增長的原因,并非完全得益于核心業務的強勁發展。新舊會計準則的切換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新準則下更多金融資產被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其市值波動直接體現在損益表中,增加了凈利潤的波動性。2024年9月底股市的一波短暫利好,也使得投資收益大幅增加,推動了凈利潤的增長。也就是說,若拋開這些外部因素,其核心業務的真實盈利狀況或許并不樂觀,可持續增長的動力也存在不確定性。
凈利潤“坐過山車”
2024年,工銀安盛人壽全年凈利潤達9.31億元,然而第四季度卻單季虧損8.63億元,凈利潤的劇烈波動猶如坐過山車般驚險。
自2024年二季度起,工銀安盛人壽開始依據新會計準則編制償付能力報告。這一轉變使得凈利潤從一季度的2847萬元大幅躍升至二季度的7.88億元。新準則下,更多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市值波動直接體現在損益表中,這無疑增加了凈利潤的波動性。
此外,2024年9月底股市的短暫利好行情,也助力工銀安盛人壽投資收益大幅增長。該公司2024年財務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3.05%、9.79%,綜合投資收益率較2023年同期增加3.57個百分點,股市利好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
2024年前三季度,工銀安盛人壽累計凈利潤高達17.94億元,可到了第四季度,單季度凈利潤竟虧損8.63億元,幾乎將前三季度的盈利抹去一半。如此劇烈的業績起伏,實在難以讓人對其經營穩定性抱有信心。
盡管2024年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實現了13.12%的增長,但深入剖析便會發現,這種增長并非穩如泰山。從產品結構來看,其增長或許過度依賴某幾類產品。回溯至2019年,分紅險產品在其業務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這類產品受市場利率波動影響較大。
在當前市場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分紅險的吸引力正逐漸減弱。倘若工銀安盛人壽未能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新產品,那么未來保險業務收入的增長極有可能遭遇瓶頸。
從銷售渠道方面分析,作為銀行系險企,工銀安盛人壽主要依賴工商銀行的渠道進行銷售。這一優勢雖能借助工商銀行龐大的客戶資源和廣泛的網點布局,但也潛藏著渠道單一的風險。一旦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合作出現問題,或者銀行自身業務重心發生轉移,工銀安盛人壽的銷售業績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負債端壓力如山
負債端問題猶如高懸在工銀安盛人壽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其當前面臨的一大嚴峻挑戰。
回溯至2019年,分紅險在工銀安盛人壽的產品結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財富優享兩全保險(分紅型)、財富樂享兩全保險(分紅型)以及財富禧兩全保險(分紅型)這三款產品表現尤為突出,保費收入分別高達150.20億元、129.19億元和19.69億元,且保障期限均為5年。時光流轉至2024年,這些產品陸續到期,滿期給付高峰如期而至。
從現金流數據來看,2024年工銀安盛人壽分紅賬戶的業務凈現金流呈現出持續大額流出的態勢。一季度凈流出233.01億元,二季度進一步擴大至259.16億元,三季度達到267.35億元,四季度更是高達299.35億元,全年累計凈流出金額高達1058.87億元。如此大規模的現金流出,如同一個巨大的資金黑洞,不斷吞噬著公司的資金儲備,給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帶來了巨大壓力。
準備金計提難題同樣是負債端不容忽視的問題,其根源在于750天曲線的下滑。在壽險行業,750日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是準備金計提常用的折現率。2024年,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9月30日的2.1500%一路降至12月31日的1.6778%,750天曲線也隨之下降。受此影響,工銀安盛人壽在負債端不得不增提大額會計準備金,以應對未來潛在的賠付責任。
準備金的增加直接導致保險合同負債上升,2024年第四季度,工銀安盛人壽的保險合同負債就上升了101.27億元。這對公司的資產負債匹配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資產端的收益無法有效覆蓋負債成本,公司的利潤將面臨進一步被侵蝕的風險。而且,準備金計提的增加還會對公司的凈資產產生負面影響,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凈資產較三季度末下降了17.2%,這無疑給公司的償付能力和財務穩定性敲響了警鐘。
此外,工銀安盛人壽的投資收益率受市場波動影響顯著。2024年,盡管全年綜合投資收益率達到9.79%,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57個百分點,但這背后是市場行情的跌宕起伏。
自2024年9月24日以來,A股市場迎來一波強勁上漲行情,險企的投資收益也隨之水漲船高,工銀安盛人壽三季度的綜合投資收益率達到6.8%,環比上升1.97個百分點,凈利潤上升至17.94億元。然而,市場行情瞬息萬變,一旦市場轉向下行,投資收益率必將受到沖擊。
合規風險
2024年以來,工銀安盛人壽的高層人事變動頻繁,這對公司的運營和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2024年5月,王都富獲批擔任公司董事長,此前董事長一職空缺了一年半之久。新董事長上任后,需要時間來熟悉公司業務,整合內部資源,制定新的發展戰略。
2024年11月,執行董事、副總裁陶仲偉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工商銀行紀檢監察組的紀律審查以及甘肅省定西市監察委員會的監察調查。陶仲偉在公司任職期間,掌管多個關鍵業務板塊,其落馬使公司形象遭受重創。
進入2025年,人事變動的浪潮仍未平息。自1月1日起,吳茜不再擔任公司總裁(總經理)職務。她在工銀安盛人壽任職近六年半,期間主導推動了公司的數字化轉型、產品結構優化等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工作。她的離任,使得公司在戰略執行和業務推進方面出現了明顯的斷層。
新的總裁人選尚未確定,公司在短期內面臨著管理團隊不穩定、業務銜接不暢等諸多棘手問題,這無疑給公司的長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2024年,工銀安盛人壽多次因違規問題受到監管處罰,這反映出公司在合規管理方面存在嚴重不足。2024年8月12日,山西分公司因對保險代理人的產品培訓中片面夸大保險責任的行為,受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的處罰;9月30日,北京分公司因跨省經營保險業務、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內控管理不規范的行為,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處罰。
進入2025年,處罰仍在繼續,1月26日,遼寧分公司因未嚴格執行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和費率,被罰款12萬元;12月30日,山東分公司因未如實記錄保險業務事項,被罰款40萬元。
這些違規行為不僅導致公司面臨經濟上的損失,還嚴重損害了公司的聲譽。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企業合規經營和誠信的今天,頻繁的違規處罰會讓消費者對工銀安盛人壽的信任度降低,從而影響公司的業務拓展。
盡管從表面數據來看,工銀安盛人壽2024年的業績表現尚可,但其背后隱藏著諸多難以忽視的困境,投資端的不確定性更是讓公司的發展充滿了變數,工銀安盛人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如何在困境中突圍,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郵儲銀行多重困局,新帥鄭國雨承壓
中國人壽,“紙面富貴”?
寧波銀行,穩健增長的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