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詩詞世界,共享詩意人生
幾乎所有人小時候都唱過這首兒歌:
爸爸的爸爸叫爺爺;爸爸的媽媽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小時候,經常被爸媽帶著走親戚,催著叫人:
“這是二叔”、“快叫你姑父”、“三姨夫你不記得啦,小時候還抱過你來著”。
小時候,一邊扯起笑臉,一邊機械的叫人。
最近,有一個話題很火:為什么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
對呀,為什么呀?
如題所示,這是一個困擾了很多人很長一段時間的問題!
1.
姑父,是父親的姐妹的丈夫。
姨夫,是母親的姐妹的丈夫。
在親屬稱謂中,“父”不僅指生父,還多用于尊稱父系家族中男性長輩。
爸爸的兄長叫“伯父”,爸爸的弟弟稱“叔父”。
姑姑是爸爸的姐妹,也是父系成員, 其配偶在傳統家族中被視為家族內的長輩,因此用“父”以示尊重,強調其在家族中的權威性。
母親的姐妹(姨媽)屬于母系親屬。
傳統上母系親屬的地位較父系親屬相對疏遠,其配偶被視為外姓人,故用“夫”直接表明婚姻關系,弱化家族內的權威屬性。
總結一句話就是:“父”強調家族地位,“夫”強調配偶身份。
“姑父”用“父”體現了父系親屬的尊崇地位,而“姨夫”用“夫”則突出母系親屬的婚姻關系。
有很多人可能會不平,父親母親的親屬地位不對等。
事實確實如此。
但個體又有不同,有很多家庭是母系親屬更親一些,父系親屬反而疏遠一些。
還有的地方,姨夫也叫“姨父”,同為家族長輩受到尊敬。
但總體上,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父系親屬是較母系親屬更親密一些的存在。
但,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
在很多時候,父親去世,那么父系親屬,特別是叔伯等對孤兒是有扶助義務的。
這種例子在歷史中也屢見不鮮。
韓愈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是哥哥嫂子將他撫養長大。
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投奔叔叔歐陽曄。
唐代士族家庭中,父母若早亡或外出仕宦,子女常由叔伯、姑姑等近親撫養。
唐代大詩人杜甫,幼年時母親就去世了。
父親杜閑又長年在外為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姑姑照顧著杜甫。
少年時,杜甫和姑姑孩子同時患病,姑姑找來巫醫占卜。
巫醫說:“要將病人移至東南角就會好。”
姑姑于是將親生兒子移開,將杜甫移到東南角。
后來,姑姑的兒子夭折了,而杜甫活了下來。
杜甫對姑姑的感情非常深,他在墓志中稱姑姑“專靜淵默,慈愛天至”。
也許,正是姑姑的犧牲,造就了杜甫天生的悲憫情懷。
2.
關于親屬之間的稱呼,還有很多讓人疑惑。
比如說:為什么岳父稱泰山? 為什么娶一家的姐妹就叫“連襟”?
詩詞君今天就來解答這兩個問題。
為什么稱妻子的父親為泰山?
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封禪【 shàn】。
封禪就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一般由帝王親自到泰山上舉行。
封禪是一件大事,古人很看重。
這一年,張說被任命為封禪使。
張說的女婿,叫鄭鎰【 yì】,是個九品官。
按照慣例,封禪之后,自三公以下的官員都能升一級。
只有鄭鎰,因為張說的緣故,連升好幾級,成為五品官,還穿上了緋色的服制。
唐玄宗一看鄭鎰,很驚訝:“你怎么連升了好幾級?”
鄭鎰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
一旁的黃幡綽非常幽默,他趕緊說道:“這是因為靠了泰山之力啊。”
一語雙關。
鄭鎰的升官,確實是因為皇帝封禪泰山所帶來的,也是因為老丈人張說的緣故。
后來,人們就將老丈人稱為“泰山”了。
3.
為什么姐妹的丈夫互稱“連襟”呢?
《爾雅》中說:兩婿相謂為婭。
姐妹之夫相互稱呼為婭。
婭就是連襟的意思。
“襟”本指古代交領袍服的前襟,左右兩片相交疊壓,形成緊密聯結的視覺意象。
《釋名·釋衣服》載:“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風寒也。”
衣襟的物理連接被賦予情感聯結的象征意義。
《朱子家禮》強調“婿家二姓,猶衣之兩襟相合”。
姐妹同出一族,其丈夫通過婚姻形成平行進入女方家族的兩個支點。
稱其為“連襟”,實則以服飾的對稱交疊(左襟壓右襟或右襟壓左襟)隱喻兩者在家族中的對等地位。
在唐代時,“連襟”就用來比喻親密的關系了。
杜甫晚年時住在川東,結識了當地一位姓李的老頭。
兩人坐在一起聊天,論起來兩人居然還是遠房親戚。
又是親戚,又談得來,兩人結為好友。
后來,杜甫出峽東,寫了一首《送李十五丈別》的詩,其中有這樣兩句:
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
人生意頗合,相與襟袂連。
襟袂連,就是形容兩人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到了宋代,“連襟”逐漸專指姐妹丈夫。
宋代官員馬永卿《懶真子》載:“江北人呼連袂,又呼連襟”,反映其詞義固化過程。
據說,這件事還和南宋文學家洪邁有關。
當時,洪邁有個堂兄在泉州當一個小官職,在官場上很不得意。
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帶做節度使,知道此事后,便委托京城中的好友,推薦洪邁的堂兄去京城謀了份差事。
事情辦成了,洪邁的堂兄非常感激,于是托洪邁給姐夫寫了一封感謝信。
其中有這樣一句:“襟袂相連,夙愧末親之孤陋;云泥懸望,分無通貴之哀憐。”
這里的“襟袂相連”就是形容姐妹的丈夫之間的親密。
后來,人們就將姐妹的丈夫簡化為“連襟”。
在江南地區,“連襟”又稱“一擔挑”,字面指兩人共挑一擔。
“挑擔”本來都是挑著東西,后來指挑著東西之間的關系,進而引申為一種兩婿關系,是一種俗稱,也很形象。
每一個簡單的字詞后,都有許多的故事。
讓人不得不感慨:中華文化當真是博大精深!
詩友們,關于親屬之間的稱謂,你還有哪些疑問呢?
點個在看+贊贊,將你的疑問寫在評論區吧!
感謝你看到最后。
常在后臺收到粉絲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詩詞世界,作者:聶隱娘。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詩意文化出品圖書《哈哈哈!如果大宋詞人也有朋友圈》《特級教師的爆笑詩詞課》全網熱銷中,歡迎購買。加入詩詞世界粉絲群,可以添加詩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