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涔汐
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后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這段時間有粉們反饋一個現象:
涔汐老師,我發現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學著他爸的口吻說話,他爸愛爆粗口,孩子也一模一樣。
孩子這么愛模仿我們,我們該說哪些話可以滋養到孩子呢?
以下9句話,我們要常說:
不論結果如何,媽媽都愛你
這句話是給到孩子安全感。
很多孩子考試考砸了不敢回家,或者是編個謊話來欺騙父母。
因為他們怕自己成績不好,怕自己不優秀,怕比賽名次墊底,被父母拋棄。
我遇到一個案例,父母用威脅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
如果你考試考不好,你將接受什么懲罰,如果你不怎么樣,我就如何。
結果這種威脅的方式,讓孩子內心覺得:父母是為了要那個結果,而不愛我。
而常說:
不論結果如何,媽媽都愛你。
孩子自然會有安全感,不缺愛,他反而會努力完成一個任務一個學業,不會感到壓力。
寶貝,保持感恩和善良你的運氣會越來越好
我遇到很多媽媽后悔的教育案例。
父母沒有教會孩子感恩,孩子二三十歲了仍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體恤父母的艱辛。
辛苦養大的孩子,沒有一絲感恩心,父母追悔莫及啊。
但是你在孩子小的時候,常對他說:
保持感恩和善良的人,運氣會越來越好。
孩子從小就保持感恩和善良的美德,今后你就不用擔心的他的品行了。
只要我們還有平安和健康,其他的慢慢來
這是教會孩子看淡得失,不要對外在的東西抓得太緊了,陷入執念容易抑郁,甚至走向極端。
比如有些人考試考砸了、創業失敗了、失戀了、離婚了等等,有些人扛不住這些打擊而輕生。
所以教會孩子看淡得失太重要了。
小時候,我奶奶經常說: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所以,每一次當我失去了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就會想我還有平安和健康,失去的早晚會回來了,也就釋懷了。
不要懼怕挫折,因為挫折磨煉我們心性,增加我們的智慧
這句話是教會孩子勇敢、堅強、樂觀。
在我們修心訓練營中,我發現很多媽媽們只要遇到一點兒困難,就退縮逃避,我鼓勵很久,他們才敢前進戰勝困難。
其實這是從小養成的逃避性格,遇到困難就恐懼逃避。
而想讓這些媽媽們破掉對困難的恐懼心,真的很難。
孩子越小的時候,父母越要早點訓練孩子的勇氣。
常說這句話,孩子就會用樂觀的心態看待困難,不會再恐懼、逃避。
索取前我們先去付出,得到后我們去感恩
這句話教會孩子自立自強,不要等靠要,學會感恩。
很多父母痛苦,孩子都長大成人了,什么都依賴父母,等父母把飯做好了,衣服洗好了,再買好房子和車子,結果父母還落不到一句好話。
這就是你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他,學會為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去付出。
比如讓孩子學會做飯、洗衣服,整理內務,做家務,他想索取什么, 他自己去付出。
得到一個東西,去感恩付出的人,這是教會他不要不勞而獲。
我們努力學習,是為了有能力幫助更多苦難的人
這句話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擴大格局。
很多父母是怎么激勵幾歲的孩子的?
你不努力學習,以后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你就去工地搬磚頭喝西北風。
其實這句話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毫無概念感。
一個小學生他哪里知道考大學的意義,他哪里知道做啥工作?他只惦記著我今天有沒有奧特曼玩,有沒有炸雞吃。
所以你對孩子說長大后面對的問題,孩子太無概念了。
但是你帶著他去撿,體驗底層人的辛苦,讓他買東西帶著他把物資捐到孤兒院,讓他體驗人間疾苦,體驗幫助弱者的快樂。
垃圾
再告訴他:
我們努力學習,是為了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苦難的人。
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學習的意義,活著的價值,才能激發他的驅動力。
在低處看得起自己,這是自愛;在高處看得起別人,這是謙卑
這句話教會孩子寵辱不驚的心境。
很多孩子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就自卑、妒忌,自己有些優勢,就瞧不起別人。
這就是心不平等,這種人啊很容易陷入自卑又傲慢的心態,讓自己痛苦。
但是你告訴孩子低處看得起自己,高處看得起別人,其實就是教會他學會平等心,用平等心看自己看眾生。
不要因為別人的優秀就否定了自己,也不要因為自己的卓越就瞧不起別人。
訓練寵辱不驚之心。
愛會流向給予愛的人,恨會流向“心苦”的人
這句話是教會孩子學會愛人,利他才能擁抱幸福,抱怨、怨恨反而讓自己痛苦。
現在抑郁的孩子們實在太多,原因在于父母沒有培養孩子的“愛商”。
也就是愛別人,愛萬物之心,反而父母以身作則做反面教材總是抱怨,讓孩子學會了恨,越怨恨越抑郁。
而這句話就是告訴孩子,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愛那就先去給予愛,如果你想擁抱痛苦,那就去怨恨別人。
能夠包容別人的人,才能擁有更多的貴人
這句話教會孩子學會包容、豁達,培養孩子的胸懷。
曾經有些媽媽找到我咨詢,嫌棄自己的孩子太小心眼了,別人稍微說點兒他的不好,他就惡狠狠的恨,一直記著那句話,動不動就哭鼻子。
那你常對孩子說這句話,孩子就慢慢學會了包容別人的缺點。
學會包容別人缺點的人,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會不缺貴人。
如果你不實在不知道如何做好家庭教育,那你就牢記這9句話,慢慢培養孩子的心性,擴大孩子的格局,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覺得有價值,請汐粉們多多分享出去利益更多人啦。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