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詹詹 郭小興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新商悟
(本文約為1200字)
素有“鋼鐵俠”“科技救世主”美譽的馬斯克,也遭到了一些特斯拉前員工的吐槽。
最近的,是特斯拉Model S項目前核心工程師Christina Balan的公開爆料,指控馬斯克“報復心極強”。
公開資料顯示,她于2014年被特斯拉解雇,直到最近,才終于成功推翻了特斯拉對她發起的仲裁程序。
Christina Balan說,曾經,為表彰她的貢獻,她的姓名縮寫被刻在了電池包上。然而2014年,她卻因向馬斯克舉報Model S剎車系統缺陷而被解雇,特斯拉還派律師和保安逼迫她簽署辭職信。更有甚者,當時她的團隊因支持她,也遭到了“驅逐出境”的威脅。
2017年,特斯拉對外宣稱,Balan是因為“盜用公司資源”從事秘密個人項目而被解雇的,但內部郵件顯示,這項工作其實是管理層指派給她的。
她隨后提起誹謗訴訟,但案件被特斯拉強行推進仲裁,最終被法院駁回。
在美國,強制仲裁制度往往更傾向于保護企業利益。但Balan指控仲裁存在“欺詐與偏見”,并繼續尋求公開審理。
Balan聲稱,她希望能通過司法程序,“揭露這個人的報復心理有多強”,并表達了希望在公開法庭上與特斯拉對峙的愿望。
Balan還“透露”,馬斯克是“幾乎從不現身”的首席執行官,每月最多到公司兩次,并會對那些試圖解決問題的員工進行威脅或打擊報復。
這種“封口式打壓”并非孤例。2022年,特斯拉內華達州電池工廠經理Marc Cage起訴公司,稱其因揭露工廠爆炸風險、安全違規和種族歧視而被解雇。訴狀顯示,特斯拉為完成產能目標,長期忽視工傷事故上報制度,甚至縱容管理層對舉報者詆毀騷擾。
也有前員工指責特斯拉存在職場歧視與高壓管理:
2017年,特斯拉前員工Marcus Vaughn代表加州弗里蒙特工廠的一大群黑人工人,指控特斯拉工廠是“種族主義行為的溫床”。
2021年,前黑人員工Owen Diaz指控同事在設備上噴涂納粹標志、稱其為 “”,而管理層對此視而不見。特斯拉因此被罰款1500萬美元。
黑鬼
2023年,聯邦層面的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EOC)起訴特斯拉,指控其 “容忍種族騷擾,違反了聯邦法律”,黑人員工在車間、廁所甚至新車上頻繁遭遇種族侮辱涂鴉。EEOC還宣稱,它曾試圖與特斯拉公司達成協議,但沒有成功。
更嚴重的指控,則是聲稱馬斯克存在性騷擾與權力濫用。2024年6月,8名被解雇的SpaceX工程師(四男四女)向法院提起訴訟,稱馬斯克涉嫌性騷擾和歧視女性,并在他們提出抗議后實施報復,將其非法解雇。
當月,一份針對馬斯克的重磅調查報告出爐,稱馬斯克與SpaceX內部的多名女性保持著曖昧關系。該報告是在采訪了超過40名包括SpaceX前員工、熟悉馬斯克與女下屬互動的人以及這些女下屬的家屬朋友在內的相關人士,并查閱相關文件、電子郵件等資料后撰寫的。
報告還指出,一名女實習生因與馬斯克發生關系,從普通崗位躍升為管理層,而拒絕其要求的女性則面臨排擠。
一位前女員工則稱,馬斯克曾多次要求自己為他生孩子,但她拒絕了這一要求,最后被迫離職。
正經社首席分析師曹甲清認為,對于馬斯克而言,這些前員工的吐槽與指控無論是否屬實,或者是否在事實中注有“水分”,他都應該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精神進行反思:在大公司治理中,效率與公平,創新與人性,究竟該如何平衡?【《新商悟》出品】
CEO·首席研究員|曹甲清·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新商悟,我們將對企業家言行、商業動向和產品能力進行持續關注
轉載新商悟任一原創文章,均須獲得授權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