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江湖里,一場頗具看點的“凍魚60天極鮮挑戰”正在上演。4月23日,海爾冰箱聯合央視新聞開啟了這一挑戰的第一段征程:跨越5000多公里,歷時14天,將保存在海爾冰箱磁控保鮮艙里的寧德大黃魚送到新疆烏魯木齊,現場開箱見證,經歷了長途奔波的大黃魚解凍后是否還能像從海里剛撈出來一樣新鮮。
除了看熱鬧,也有不少人在思考這件事的“門道”:從以往生活經驗看,海鮮放冷藏室兩三天就壞,放冷凍室倒是能凍住,但是鮮味肯定要打折,時間長了還會有腥味……這次挑戰要經過14天的長途跋涉,這些食材還能吃嗎?
網友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這是因為大黃魚的存儲要求本就非常嚴苛,被譽為“海中金條”的大黃魚肌肉粗蛋白含量高達18.5g/100g,氨基酸總量超過17.0g/100g,營養價值卓越,對我們的身體十分有益。然而,也正是因為其高營養價值,大黃魚的營養和風味流失速度較快,保鮮難度較大。
大黃魚上岸后,每一秒就要和時間賽跑:冷鏈運輸時,大黃魚裝載溫度一般要低于-18℃,并且緊密堆碼裝載,運輸速度也是越快越好,甚至24小時就要到達超市賣場。就算如此,消費者也不敢多囤多買,商務部數據顯示,超過54%的一線城市消費者選擇每周至少3次光顧社區生鮮店,認為“現吃現買”更放心。這背后也是現實的考量:海鮮無論冷藏或冷凍,都有幾天后就發腥變質、肉質松軟糜爛等風險。
為了讓用戶能夠天天吃鮮魚,海爾冰箱發起了這場“極鮮挑戰”。這項挑戰最大難點就是,大黃魚凍60天都能做到,但是凍魚60天,還要和海里一樣鮮,從營養、口感、鮮味物質、腥味物質等幾個維度對比,如同剛捕撈的第1天,這本身非常具備挑戰性。這不是魔法,這是科學。
不過,海爾冰箱自然也是“有備而來”,他的底氣就是全球首創的磁控全空間保鮮科技。這項科技通過恒定均勻磁場梳理食材內部水分子運動,在低溫,且恒溫、恒磁的環境下,能實現三文魚放冷藏7天依然能夠符合生食標準,大黃魚等深海魚蝦放冷凍60天仍鮮美如初。這項科技也已經得到了多項權威認可,不僅在去年獲得了行業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今年還剛剛獲得日內瓦發明金獎。
現在,滿載寧德大黃魚的海爾冰箱已從寧德出發。 14天后這些大黃魚真能像剛捕撈的一樣鮮嗎?央視新聞將和全國用戶一起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