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盒馬,實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進群
社區生鮮折扣店——盒馬NB在華東市場(江浙滬)開啟了大規模店長招募計劃,《商業觀察家》獲得的信息顯示, 盒馬NB這一波江浙滬市場的店長招募崗位數量,超過100個。
這顯示,盒馬NB于華東市場要全面鋪開復制了。
2025年來,盒馬NB于華東市場已相繼開出了南京、 無錫、紹興首店。接下來,盒馬NB于華東市場的各個地市與縣鎮,比如金華、諸暨、上虞等地的新一輪“首店”也即將開出。
看起來,2025年是盒馬NB的大規模“復制年”,截止2025年3月底,盒馬NB店數在234家左右。
一
復制
目前,支撐盒馬NB當下大規模復制擴張的基礎,可能主要在于盒馬NB對既有的社區業態有提升——當有一個更好的超市出現時,人們可能就不會再去“老超市”購物了。
這種提升則主要可能表現在以下7個層面。
1、數字化能力有提升。
盒馬NB導入了自助收銀,顧客自行查看價格自行結賬,用人少于傳統超市。
盒馬鮮生大店以前是靠“人海”戰術,但盒馬NB在用工及人效方面有重要提升。
早期,500平米左右面積、13萬日銷以上的盒馬NB店,人工只要18人左右,在社區,它的單位訂單用工量更少,比如前置倉生鮮電商人效高,而人力成本是社區業態的第一大成本項,這塊降下來,折扣業態的價格優勢就出來了。
在連鎖管理方面,盒馬NB基于數據驅動精準訂貨,部分解決了社區業態需求預估難的問題。
通過更好的用戶洞察來指導選品、商品開發與提升服務的精準性。目標客群清晰+商品開發創新,從而能更精準鎖定用戶需求。
2、生鮮及生鮮加工品類占比大。
生鮮及生鮮加工銷售占比大,使得盒馬NB具備可持續競爭力,能做出自有流量盤。
如果業務模式只是做標品、大通路商品的流量變現生意,那么,流量成本一定會越來越貴(商鋪租金漲價等)。
隨著各大零售商發力上游生鮮基地標準化建設,使得現在的生鮮越來越標準化,進而,就能支撐起渠道端的連鎖復制了。
3、商品開發能力及差異化能力有提升。
盒馬的商品更加趨于名品特色商品,很多跨區域特色商品銷售是其他區域性超市沒有實現的,這顯示盒馬有全國采購的優勢,其買手能力優勢正在形成。
盒馬NB自有品牌開發能力相比現有社區業態有提升。比如,趨勢性產品率先開發,能抓到趨勢;不是簡單地對廠牌屬性進行模仿,而是提煉了賣點,展示了新的商品屬性;包裝有提升,具備獨特設計風格,不是對大牌模仿,在貨架上更容易凸顯;全品類開發。
通過生鮮、生鮮加工、自有品牌業務,盒馬NB門店的特色板塊和商品差異化能力越來越強,盒馬已經不是一個強管理型門店,而是一個商品型門店,有自己的商品主張,這已經領先傳統超市很多。
具體來說,食品標品品類,盒馬NB要比連鎖便利店等更強,比如牛奶與零食。即食品類,也要大幅領先當下的社區業態。
當下的社區業態,無論是便利店(賣關東煮),還是社區超市(賣包子),都還做不出盒馬NB的即食品類優勢,比如烘焙,比如盒馬工坊的生鮮加工,比如盒馬NB還做現烤現制。
這些品類,尤其是在下沉市場的社區業態,很多都還沒有開始做。因此,盒馬NB一下沉,就形成了一種“降維”打擊。
而由于在商品層面帶來了提升,帶來了更多的品質感。盒馬NB其實也在引領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雖然是折扣形態,但盒馬NB對社區業態的客單價有提升。
過去,一般二線城市的社區業態就20塊左右的客單價水平。如果不賣生鮮,那客單價更低。盒馬NB超過了這個水平。
4、供應鏈能力提升。
一方面是規模效應顯現,尤其是在盒馬的大本營——華東市場表現得比較明顯。有規模后做自有品牌就容易多了。
另一方面,隨著時間成本的疊加,盒馬供應鏈磨合也越來越成熟,供應鏈運營效率有提升。
比如,牛奶品類,盒馬NB的便宜優勢現在是“壓倒性”的,盒馬NB自有品牌牛奶的供應商是新希望等。
由于產能過剩,現在,能保障商品品質和商品開發能力的大廠、大供應商都愿意為零售商做貼牌了。
5、社區門店運營效率有提升。
盒馬NB實現了大量的整箱和整包裝上貨,簡易陳列,極大提高了門店效率。實現了一定的標準化,確保了可復制性。裝修簡單,實現了投入成本的優化。
6、專注能力有提升。
由于盒馬NB折扣店更專注于服務線下市場,少了線上業務的“牽絆”。因此,盒馬NB更緊湊,品類的面積分配更加合理,陳列的形式更適合線下超市。(盒馬鮮生大店線上銷售占比超過60%,過往很多時候,門店陳列更像為線上服務的。)
7、學費。
在社區,經過前期永輝MINI、小潤發等失敗案例的“鋪墊”,社區市場已被教育,同時,它們也幫“后來者”交了學費。
二
能力
做好社區折扣店,可能也需要一些基礎能力。
1、資金能力。
折扣小店的連鎖是需要燒大錢的。
一方面,要去中間化、直連產地做低價做差異化,這意味著要重塑供應鏈,需要燒錢。
另一方面,小店連鎖的后端其實比較重,包括信息系統、養商品開發團隊、倉配等,需要燒錢。
2、爆品能力。
爆品帶來高周轉,高周轉則是零售的核心,更是折扣業態的核心——折扣業態價格賣得便宜(毛利低),如果周轉效率不高,銷量不夠大,庫存還積壓,那商業模型就不成立。
3、自有品牌能力。
社區折扣店由于經營的SKU少,食品、日用百貨、凍品等標品需要做自有品牌。國外成功的折扣店,自有品牌占比都很高,普遍都能達到50%左右。
自有品牌是降本的手段之一,精選SKU的社區折扣店要做到極致性價比,必然以自有品牌為“主打”。
自有品牌通過去經銷差價、去品牌溢價來做極致性價比,以自有品牌為手段,直連工廠做低價,跟工廠是按生產成本為基礎算賬。零售商發力自有品牌其實也是對食百供應鏈的一次革新。
自有品牌業務是“規模經濟”,需要出規模效應,這樣才能節省物流成本與去中間加價。零售商發力自有品牌,必然會導致小規模經銷商受沖擊、小規模廠家受沖擊。
經濟疲軟,零售就開始進入“卷”存量的時代,折扣零售業態、自有品牌就將迎來爆發期。
4、極致的運營效率。
低價取決于低成本運營能力。
要做好社區生鮮折扣店,首先就要做到極致的運營效率。
5、開店能力。
社區生鮮折扣店需要快速開店,來快速攤薄成本。從國外市場的一些成功折扣小業態的發展來看,只要2-3年左右的時間,就能開出千家門店。
所以,這個業態對于開店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
開店比的是連鎖的標準化、店長及員工的快速培訓供給能力、選址談判能力、供應鏈的支撐能力,以及資金能力等。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