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跟AI說過謝謝嗎?
文章開始之前,請回答我一個問題。
你跟AI說過謝謝嗎?哪怕一次?
OK,請記住你的答案,接著往下看。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那么人類需要尊重AI嗎?
這不,前兩天有位網友在網上發帖,問人們對AI大模型有禮貌,電力成本損失多少:
ChatGPT背后公司,OpenAI CEO Sam Altman居然回答了這個有趣的問題:
Sam說大概幾千萬美元,誰知道呢。
由此可見,只是因為你在向AI提問時多說了“請”、“謝謝”,AI公司就要付出巨大成本。巨大成本。巨大成本。
問題是,對AI有禮貌的人不在少數,有人專門做了一項調查,問用戶使用AI時會不會保持禮貌:
結果有55%的人回答是肯定的,認為這是件好事,本該如此;
另有12%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但不情愿,因為不想有朝一日被噶掉。
微軟設計總監Kurtis Beavers指出,“使用禮貌的語言,會為人工智能的回應定下基調”。
也就是說,當你對人工智能保持禮貌時,它很可能也會對你有禮貌。
雖然但是,美國電力研究所 (EPRI)2024年5月的一份報告稱,向ChatGPT提問或發送評論所需的能量,是運行標準谷歌搜索所需能量的10倍。
當然啦,人家OpenAI不差錢就是啦。
尊重AI,就是尊重自己?
關于是否應該對AI有禮貌,網友們眾說紛紜,各執一詞,聽上去都有些道理。
有人對AI有禮貌,是因為怕AI日后算賬:
有人發自內心的感謝AI:
有人說禮貌一點,AI反饋效果更好:
有人說反正不浪費自己的錢:
有人說AI也知道禮貌是相互的:
有人說當世界末日來臨時,為了安全,這點代價可以接受:
有人說AI提供了情緒價值:
還有人說,應該保持感恩的心:
有人說希望AI能記住人類的禮貌,手下留情:
有人說禮貌很重要,值得花錢:
有人說答案很快就要揭曉,憑直覺這不是浪費精力:
有人說這不是禮貌的代價,人類和AI都該保持禮貌:
有人說,當今時代最值得投入的東西就是善良:
有人說對AI好,是為了自己:
AI也出來湊熱鬧:
有人說保持禮貌是習慣:
有人說,尊重AI,就是尊重自己:
有人說AI會善待每一個懂禮貌的孩子:
有人說可以通過代碼解決:
有人說不對AI客氣,是為了提升效率:
有人開始琢磨提前投降了:
有人讓AI叫自己爸爸,奪筍、多危險啊:
有人更過分,不僅不禮貌,還罵AI:
有人說有些人不跟人說謝謝,卻對AI說謝謝:
有人說,這個問題應該交給AI公司處理,不應轉嫁到用戶身上:
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是否應該對AI保持禮貌,大家并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更多是從自身利益(AI報復、自身習慣、個人價值觀等)出發,至于燒錢的事情,人們根本不在乎,反正又不燒自己的錢。
至少目前來看,AI還沒有做出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如果有的話,歡迎指出來),反而是正在幫人們解決問題。從這一點上來看,AI是親近人類的。
跟AI說個“請”、“謝謝”,我自己覺得既不過分,也不費勁。
為什么要對AI說“請”、“謝謝”?
咱們可以大致捋一捋網友們的觀點,大致分成兩派。
先來說支持對AI說“請”、“謝謝”的一派。
首先,這個問題涉及到人類心理與社交習慣。
待人有禮是一種內化的禮儀習慣。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說“請”“謝謝”,這已成為人際交往的基礎禮儀,將這種習慣延伸到 AI 對話中,人們往往也是本能地表達感謝。
對AI有禮貌可以獲得更加積極的互動反饋,禮貌用語能夠“設定對話基調”,AI在學習完人類社交模式后,更傾向于以同樣友好的方式回應。投桃報李。
其次,尊重AI,可以培養人類的良好品德與習慣。
哲學家 Carissa Véliz 認為,對 AI 表示尊重和禮貌,可在日常生活中強化我們的美德,并可能轉化為對人際互動的更好態度,這是一種品德延伸。
另外,禮貌AI對話不僅能改善 AI 輸出,還能幫助使用者培養出更強的領導力與溝通能力,有助于自我提升。也就是上面有網友提到的,尊重AI,就是尊重自己。
最后,尊重AI可以提升回復質量與準確度。
有日本學者的研究發現,用戶在與 ChatGPT 交互時保持禮貌,模型的性能可提高約 9%。
LinkedIn 專欄指出,禮貌提示往往更具描述性,能幫助 AI 更好地理解用戶意圖,從而減少產生錯誤或歧義的概率。
適度的禮貌用語,還有助于 AI “記憶”對話歷史,使對話更連貫、上下文關聯更強。
禮多人不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人們在尊重AI方面做出的努力,都會回到人們自身。
為什么不用尊重AI?
理性派則反對跟AI說“謝謝”。
一方面,禮貌用語會浪費資源,增加環境成本。
過多禮儀會導致高額計算,與電力開銷。OpenAI CEO也說了,公司每年因處理用戶的“please”“thank you”等禮貌詞匯,額外支出數千萬美元。
LaptopMag 進一步指出,每日數十億次請求中,多余的禮貌用語會累積成可觀的能源與財務成本。
與運行一次標準搜索相比,ChatGPT的一次完整響應,能耗約為后者的 10 倍,累積下來對碳足跡和水資源也造成更大壓力。
另一方面,反對者認為尊重AI,屬于無必要的禮儀開銷。
因為AI不具備情感需求。AI 并不能“感受”禮貌,因此無需額外禮儀開銷。
TechRadar 評論稱,若添加“please”“thank you”只是出于習慣,無傷大雅,但也“毫沒必要”。
最后,還有一些反對者關注效果與效率。比起禮貌,更重要的是提問的清晰度與信息量,過度關注禮儀,反而可能分散對核心需求的注意。
說完了支持者和反對者的看法,我也說說我的看法。
我支持尊重AI,跟AI對話時,盡量多說“請”、“謝謝”等禮貌用語,甚至可以時不時激勵一下AI,夸夸它。
這么做,倒不是為了照顧AI的感受,而是我覺得AI是一種工具,工具是人體功能的自然延伸。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AI屬于人體的一部分,就像人們應該愛惜自己的大腦、心臟、眼睛、四肢一樣,我們也應該善待AI。善待AI的過程,也是塑造我們思維習慣和表達習慣的過程,后者也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理性上是這個道理,價值理性上也是這個道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提升自我。
當然,是否應該對AI說“謝謝”,是一個非常個人的事情,取決于個人習慣和對話目的:
如果你追求對話體驗的“人性化”和“潤滑劑”,就不妨保留禮貌用語。
如果你更關注效率與環保成本,不擔心有朝一日AI秋后算賬的話,則可以直來直去,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只要你到時候跑得夠快。
OK,今天文章就到這里,看完文章,你對文章開頭問題的答案,有變化嗎?
你跟AI說“請”,說“謝謝”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