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24日,在淞滬會戰中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的著名抗日英雄謝晉元,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刺殺身亡。謝晉元遇害的消息傳出后,舉國震驚。
5月8日,國民政府通令嘉獎,追贈為陸軍少將。上海30萬民眾前往“孤軍營”吊唁,瞻仰遺容。
毛澤東高度贊譽“八百壯士”為“民族革命典型”。蔣中正譽其“精忠貫日”。
抗日英雄將領謝晉元
英雄生平
1905年4月26日,謝晉元出生于廣東省蕉嶺縣同福鄉尖坑村(今新鋪鎮尖坑村)農民家庭,家境貧寒,父親為小商販,母親為漁家女。謝晉元在11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共有一兄九妹 。幼年時期,謝晉元少年時好下棋,善書法,愛讀書。
1912年,村里創辦育民學校,宣揚孫中山三民主義,進行愛國教育。1913年,謝晉元入學,接受新文化啟蒙教育,而后以優異成績考入梅縣省立第五中學(現梅州中學)。
1916年至1917年,謝晉元就讀于蕉嶺縣三圳公學(今晉元中學)。
少年時期,正值清末民初,內憂外患、軍閥割據,謝晉元立志“精忠報國”,以此為座右銘。
1923年,畢業于梅縣省立第五中學(現梅州中學),同年考入國立廣東大學(現中山大學)。
1924年,就讀國立廣東大學(現中山大學)期間深知國家積貧積弱,遂棄文從武,為民族振興作出貢獻。
1925年,謝晉元聲援“五卅運動”,目睹帝國主義暴行,毅然從軍;12月,從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畢業,轉入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原黃埔軍校)第四期,先入步兵科,后進政治科受訓。
1926年10月畢業,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排長,參加北伐戰爭,隸屬東路軍,作戰英勇,屢建戰功,歷任排、連、營長等職。
謝晉元(右)北伐途中與戰友合影
1928年5月,北伐軍在濟南遭日軍阻擊(濟南慘案),謝晉元作為先鋒營營長負傷,轉至漢口醫院療養,與女友凌維誠重逢,感情加深。1929年9月,謝晉元與凌維誠在漢口大華飯店結婚,次年一兒兩女于上海降生。
謝晉元和凌維誠的結婚照
1946年,謝晉元遺孀凌維誠(后排中)攜兒女返回闊別已十年的上海
1930年,謝晉元調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蔡廷鍇部,任營長、參謀等職,隨軍駐扎上海閘北。
1932年,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在前線視察
蔡廷鍇(1892年4月15日—1968年4月25日)
字賢初,男,廣東羅定人,中華民國時期將軍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抗戰期間,因指揮了一·二八淞滬抗戰及參與領導發起了福建事變而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變爆發,日軍6000余人進攻吳淞、江灣、閘北三路,揚言“四小時內占領上海并擊敗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頑強抵抗,日軍初戰失利,傷亡慘重。
1932年十九路軍在上海阻擊日軍
1934年9月,于廬山軍官訓練團第二期畢業。193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第八十八師補充團中校營長。
謝晉元孤軍營中帶領戰士們學習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時,任陸軍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參謀主任,參加閘北八字橋戰斗。后任五二四團團副,團長犧牲后接任團長,率部駐防北火車站,與日軍對峙二個多月。
1937年10月26日,淞滬會戰,上海大場鎮空襲后突擊的日軍
10月26日,日軍瘋狂向駐地防線發動進攻。他率領第一營的400余官兵,堅守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掩護大部隊后撤。
10月27日,上千的日軍進犯,他沉著應戰,號召壯士“要人在陣地在,誓與日軍血戰到底!”激戰一天,斃敵80余名。率部孤軍死守危樓,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傳遍上海,為國內外矚目,贊譽他們為“八百壯士”。
在上海四行倉庫奮戰的中國守軍壯士
28日凌晨,官兵又在四行倉庫屋頂升起中國國旗,表示捍衛祖國尊嚴,誓與侵略者戰斗到底的決心。接著敵軍攻勢一次比一次猛烈,形勢險惡。
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抵抗到最后
上海市民捐贈給四行孤軍的物品(上海市檔案館藏)
四十一號中國女童子軍楊惠敏在10月28日中夜,冒著生命危險,沖過火線,向四行倉庫守軍獻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楊希賢,原名楊惠敏(1915年3月6日—1992年3月9日)
籍貫江蘇鎮江,女童軍、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女英雄,曾任教師。
因為八百壯士獻國旗而聞名,著有自傳《八百壯士與我》。
29日,寫下遺書:“晉元決心殉國,誓不輕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當代價。余一槍一彈,亦必與敵周旋到底!”30日,接蔣介石“珍重退入租界,繼續為國努力”的手令。31日,敵又以飛機大炮攻擊倉庫,他以3挺機槍掩護,率部沖出重圍,退入租界。
戰火中的四行倉庫
八百壯士堅守四晝夜,抗擊日軍數萬人,殲敵200余人,傷敵無數,取得了軍事、政治與道義上的勝利,寫下中國抗戰史上極為壯烈的一頁。他受到上級通令嘉獎,升任為上校團長。部隊退入租界后,正待整裝再戰,被英軍解除武裝,送往膠州路“孤軍營”,受盡凌辱。他滿腔悲憤,每日清晨帶領孤軍唱國歌,舉行精神升旗儀式,出操上課,教育部屬勿忘愛國軍人的人格和國格。
1938年8月11日晨,為紀念“八一三”抗戰一周年,率部升起國旗。當天下午遭到萬國商團外籍軍隊包圍沖擊營房,奪去了國旗。他指揮壯士展開搏斗,4名壯士犧牲,100余人負傷。孤軍被送往外灘中央銀行大樓幽禁。他下令開展絕食斗爭。工部局被迫讓步,將他們送回孤軍營,奉還國旗,撫恤死難壯士,并對此事件表示歉意。
1938年,《中國畫報》第2卷第1期刊載報道《四行倉庫孤軍為懸旗問題而起之沖突》
1940年3月,漢奸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派員以陸軍總司令的高官誘降,他嚴詞斥道:
爾等行為,良心喪盡,認賊作父,愿作張邦昌,甘作亡國奴。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以保國為民為天職,余志已決,決非任何甘言利誘所能動,休以狗彘不如之言來污我,你速去,休胡言。
敵偽見軟硬兼施無效,于1941年4月,收買叛兵郝鼎誠等4人。
1941年4月24日晨5時許,官兵循例在操場集合,列隊早操。點名時,發覺士兵二連下士郝鼎誠、四連下士張文清、尤耀亮、上等兵張國順等4名遲到5分鐘,謝晉元治軍素嚴,當眾予以訓斥。不料郝等早受汪精衛政權方面誘騙,趁機下手。其中郝是剿共時投誠的紅軍干部。在全體跑步時,乘謝晉元不備,用短刀向他頭腰兩處猛刺。謝晉元當場倒地,不久即逝世。團附上官志標中校見狀趨前援救,也受重傷;兇手當場被附近官兵捕獲,移解上海公共租界當局法辦。
上海學生參加謝晉元追悼會
謝晉元將軍追悼大會上民眾行禮告別
英雄語錄
1924年,謝晉元就讀于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在校期間,他目睹了當時的社會動蕩和外國侵略的局勢,選擇棄文從武,投身革命事業,并以詩文自勉:
河山破碎實堪傷,休作庸夫戀故鄉。
投筆愿從班定遠,千古青史尚留芳。
1936年初,謝晉元送妻子回廣東后,始終掛念家人。抗戰形勢緊張,白天軍務繁忙,夜深時思鄉愈切,輾轉難眠。他披衣起身,鋪開信箋,向愛妻傾訴衷腸:
巧英吾妻愛鑒:
日內即將率部進入滬淞參戰,特修寸箋以慰遠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發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孫無噍類矣。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素志也;而軍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復門衰祚薄,親者丁稀,我心非鐵石,能無眷然乎!但職責所在,為國當不能顧家也。老親之慰奉,兒女之教養,家務一切之措施,勞卿擔負全責,庶免旅人之分心也……
1937年10月29日,謝晉元留下這樣一封絕筆遺書:
“晉元決心殉國,誓不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之前,必向日軍索取相當代價。余一槍一彈,亦必與敵周旋到底!”
“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保衛國土,職責所在。灑最后一滴血,必與倭寇周旋到底!余一槍一彈,亦必與倭寇周旋到底”
1938年,形勢惡化,“八百壯士”斷炊缺糧,謝晉元命令節食、自我犧牲。美國停止對日戰略物資供應后,日本對英美租界施壓,甚至以武力威脅。謝晉元動員大家抱定必死信念,“光明而生,光明磊落而死”,寫好遺書,堅持到底;9月18日,謝晉元將遺書寄回蕉嶺家鄉:
雙親大人尊鑒:
上海情勢日益險惡,租界地位能否保持長久,現成疑問。敵人劫奪男之企圖,據最近消息,勢在必得。敵曾向租界當局要求引渡未果,但野心仍未死,且有“不惜任何代價,必將謝團長劫到虹口(敵軍根據地),只要謝團長答應合作,任何位置均可給予”云云。似此劫奪,為欲迫男屈節,視此為敵作牛馬耳。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對死生之義,求仁得仁,泰山鴻毛之旨熟慮之矣。今日縱死,而男之英靈必流芳千古。故此日險惡之環境,男從未顧及。如敵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時。人生必有一死,此時此境而死,實人生之快事也。唯今日對家庭不能無一言:萬一不諱,大人切勿悲傷,且應聞此訊以自慰。大人年高,家庭原非富有,可將產業變賣以養余年。男之子女漸長,必使其入學,平時應嚴格教養,使成良好習慣。幼民姊弟均富天資,除教育費得請政府補助外,大人以下應宜刻苦自勵,不輕受人分毫。男尸如覓獲,應歸葬抗戰陣亡將士公墓。此函俟男殉國后即可發表,亦即男預立之遺囑也。
男 晉元謹上
民國28年九一八于上海孤軍營
1938年1月,謝晉元開始寫日記,記錄孤軍營中的生產、生活和訓練情況,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國家民族的憂慮、國際形勢的分析,以及對個人與孤軍前途的思考 。
1945年,上海正言出版社出版了《謝晉元日記鈔》,精選了161篇日記,記錄了謝晉元團長在孤軍營近4年的日常生活與心路歷程。
英雄紀念
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建立晉元高級中學、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附屬學校、晉元公園、晉元紀念廣場,并以晉元路命名道路、以晉元里命名小區、以上海晉元大酒店命名酒店作為紀念。
1985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日戰爭館展出了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孤軍堅守四行倉庫的事跡圖片,深受中外觀眾好評。
2005年9月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將國民黨軍“八百壯士”與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等并稱為“英雄群體”,稱他們為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杰出代表。
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謝晉元的靈牌與抗日戰爭中殉國的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戴安瀾、高志航、閻海文等英烈并列,供奉于臺灣省“忠烈祠”。每逢抗戰勝利紀念日,臺灣省都會在忠烈祠廣場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民眾齊唱《八百壯士歌》。
編輯|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