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每年6-9月,急診科食源性疾病接診量激增280%。持續高溫不僅催生汗珠,更為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搭建了天然培養箱。
一、冷藏鏈斷裂危機:
燒烤攤上滋滋作響的肉串極具誘惑,但實驗顯示:未冷藏的鮮肉在32℃環境放置2小時,菌落總數超標的概率達92%。更隱蔽的風險來自「二次污染」——用切生肉的刀處理西瓜,刀具攜帶的致病菌存活率高達67%。
二、冷食的甜蜜陷阱:
涼拌菜在室溫存放1小時后,李斯特菌檢出率即上升至危險閾值。某市疾控中心抽檢發現,34%的涼菜攤位案板同時處理生海鮮與熟食,交叉污染引發的中毒事件占夏季病例的41%。
三、解凍的「夾心層」現象:
流水解凍時,肉類表層達15℃形成「細菌繁殖帶」,而內部仍處于冰凍狀態。對比實驗證明,這種解凍方式使沙門氏菌數量比冷藏解凍多出400倍。
四、防護錦囊:
①雙刀雙板制:生熟刀具用色標區分(紅色切生鮮,綠色切即食);
②2小時警戒線:熟食常溫存放超2小時立即棄用;
③梯度解凍法:提前12小時將凍肉移至冷藏室下層;
當氣溫計沖破30℃刻度時,請記住:冰箱不是保險箱,但科學使用能阻擋75%的食源性風險。下次從市場拎回食材,不妨先問自己:這些食物能撐過高溫「烤」驗嗎?
2025年:第128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