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通過微博發布動態,稱“小米空調已完成全產品線布局并實現全棧自研,智能制造工廠將于年內投產”,并明確提出“以2030年中國市場數一數二為目標,對標全球標桿”。
這一表態被外界視為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期言論的直接回應,雙方圍繞空調技術、市場份額及商業模式的“隔空對壘”再度升級。
據小米官方披露,其空調全棧自研技術涵蓋四大核心領域:
智能電控平臺:基于全鏈路OTA技術,實現空調內外機軟件遠程升級,支持“智能網聯空調全鏈路高時效OTA升級技術”“互聯網空調智選參數互配及智能售后服務技術”等創新功能,用戶可通過手機APP實時優化設備性能。
極速控溫與寬溫域變頻:通過負荷預測、瞬態啟動、倍速高頻技術,實現-35℃至60℃極端環境下的穩定運行,30秒速冷、60秒速熱,溫濕雙控精度達±0.5℃。
智能化參數匹配:打通研發、生產、售后與用戶數據鏈路,降低信息溝通成本,提升服務效率。例如,空調可自動識別房屋面積并調節輸出功率,聯動智能手環監測用戶體感溫度。
潔凈出風技術:模塊化除塵模塊適配多款機型,雙熱源脈動殺菌技術實現內機全風道高溫殺菌,PM2.5去除率達99.97%。
盧偉冰透露,小米智能家電工廠(武漢)一期項目將于年內投產,聚焦家用及中央空調裝配生產。該工廠簽約3個月即開工、開工2個月封頂,刷新“光谷速度”,投產后將大幅提升小米空調的自主生產能力。
市場層面,小米空調2024年出貨量超239萬臺,同比增長超150%,躋身中國市場第四;2025年目標沖擊行業前三,2030年劍指“數一數二”。目前,小米空調已與松下達成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巨省電”“新風”系列空調,并依托小米AIoT平臺實現與智能門鎖、加濕器等設備的互聯互通。
此次盧偉冰的表態,正值董明珠與小米的輿論戰白熱化階段。2024年6月,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公開質疑:“小米說空調第一名,全靠代工,技術是什么?”同年12月,她在一檔訪談節目中稱“小米空調因專利侵權賠償格力50萬元”,并強調格力擁有“十幾萬項專利”。
對此,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連發三條微博否認侵權,指出涉事企業為小米電風扇代工商星月電器,其因專利糾紛向格力賠付185萬元,與小米空調無關。
2025年3月,董明珠在“董明珠健康家”品牌直播中再度“開炮”,諷刺小米“偷技術、挖人、包裝成科技領導者”。小米則以“5年內成為國內頂尖產品”“中央空調上市13天完成年銷售目標三分之一”等數據回應。4月,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將矛頭指向小米汽車,稱“小米汽車燒死人你們看到嗎?格力電車跑了十幾年,從無火災事故”。
格力與小米的矛盾,本質是傳統制造業與互聯網模式的博弈。格力依托自建供應鏈與核心技術壁壘,長期占據空調市場30%以上份額;小米則通過“互聯網+生態鏈”模式,以高性價比、智能化體驗快速切入市場。2024年,小米大家電業務收入增長超50%,空調業務成為核心增長極。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空調在核心技術上已實現突破:其自主研發的電控平臺支持全鏈路OTA升級,模塊化除塵技術適配多機型,寬溫域變頻技術通過瞬態啟動與倍速高頻算法,實現-35℃至60℃環境下的穩定運行。此外,小米與松下的戰略合作進一步強化了其供應鏈能力,雙方聯合開發的“巨省電”“新風”系列空調已上市。
隨著小米武漢工廠投產,其空調業務將進入“自研自產”新階段。盧偉冰強調,小米空調將堅持“科技美學+智能家電”理念,以用戶需求驅動技術創新。行業分析認為,若小米能在2030年實現“數一數二”目標,將打破空調市場“雙寡頭”格局,推動行業向智能化、生態化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