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國臺定制開發聯盟委員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在成都召開。這場由國臺數智酒業集團多位高層領導與全國數十位經銷商共同參與的會議,不僅是對國臺定制酒階段性發展的總結,更是一次面向未來十年的戰略布局。
會議以“踐行國臺通之商道 開創定制產品發展新局”為核心議題,明確了定制酒業務的戰略定位、管理規則與發展方向,并發布國臺定制開發合作的行為準則,為國臺定制酒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四川酒投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閻力偉、四川華商銘酒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紅兵、北京中釀國際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郝金柱、廣東微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敏、四川酒玖匯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海虹、廣東紅門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華興、貴州星苑春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思權、貴州九龍源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紅龍、東方錦園(北京)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海瑞、貴州國臺相邀酒業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皆祥、河南金輝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池金清、甘肅億得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清、遼寧禮賓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勤、四川六緣人家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英寶、復酒(四川)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西域胡楊、河南方之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一、內蒙古將相和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飛、深圳市國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鵬等經銷商代表參加會議。
規范定制酒發展的“國臺解法”
作為白酒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定制酒長期面臨兩大矛盾:一方面,個性化消費趨勢推動其成為增量市場的關鍵抓手;另一方面,行業內普遍存在的“透支主品牌”“價格混戰”“短期投機”等亂象,導致定制酒淪為廠商博弈的犧牲品。對此,國臺選擇以“規范”破題,將定制酒納入企業整體戰略框架,并賦予其清晰的使命。
天士力創始人、國臺數智酒業集團榮譽董事長、創新生產力總師閆希軍在會上指出,國臺主品與定制品是“一體兩面”的關系:主品牌承擔樹立高端形象、搶占消費者心智的任務,而定制酒則需覆蓋區域特色、圈層需求與長尾市場,形成“航母艦隊+護衛艦群”的協同效應。他強調,定制酒絕非主品的“山寨版”,而是通過“精準定位、精準營銷、精準協同”成為區域細分市場的“唯一解”。
為此,國臺提出定制酒的四條鐵律:設計管控(與主品視覺區隔)、價格區隔(嚴守體系不沖擊主品)、渠道隔離(線上線下專銷分離)、規則共守(踐行“不搶位、不亂價、不侵權、不竄貨、不打架”的五不原則)。從視覺標識、定價體系、流通范圍到合作準則全面規范,嚴防定制酒與主品牌的內耗。
這一系列準則,不僅是對行業頑疾的精準打擊,更體現了國臺對定制酒的戰略定位,它絕非權宜之計,而是承載著“釋放創新勢能、激活經銷商活力、填補價格帶空白”的長期使命。
天士力創始人、國臺數智酒業集團副董事長吳迺峰表示,國臺高質量發展需要一個完善的品牌矩陣,這需要廣大經銷商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建設。定制開發業務是國臺的整體戰略,只有廠商共同遵守合作行為準則,才能獲得長期良性的發展。國臺將發展成一個融合創新的大平臺,聚集更多有想法、有能力、有資源的合作伙伴,唱響“大國醬香·國臺領航”。
主動規范定制酒的發展,并制定系列條款,形成“有章可依,有律可循”的制度化管理,這是國臺在行業內的又一次創新之舉。這一戰略性舉措的背后是國臺對消費趨勢的深刻洞察。正如閆希軍所言:“現在的消費者既要名牌面子,也要個性里子?!眹_通過定制酒既滿足多元需求,又以統一規則確保品牌價值不被稀釋,為行業提供了“開放中見秩序”的范本。
廠商共建
構建定制酒的可持續發展生態
規范定制酒發展,不僅需要頂層設計,更依賴廠商共識與系統化落地。會上,國臺數智酒業的多位高管從不同維度闡釋了國臺對定制酒的規劃,展現出“戰略堅定性”與“執行精細化”的雙重特質。
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天士力數智健康產業集團總經理朱永宏強調,定制酒必須平衡長期與短期利益,廠商需“共擔使命、共建體系”。國臺將通過供應鏈整合、數字化管理、金融支持等手段賦能經銷商,例如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產品溯源,建立透明的利益分配機制,從根源上杜絕渠道沖突。
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副總裁、國臺數智酒業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葉正良則從產品邏輯切入,指出國臺已形成嚴密的酒體研發體系,能夠覆蓋多元價位段?!岸ㄖ凭埔c主品牌互相賦能,逐漸培育成獨立的產品品牌?!边@意味著,國臺定制酒并非簡單的貼牌生產,而是基于消費者洞察的精準創新。例如,針對區域市場推出地域文化聯名款,或為圈層客戶打造專屬健康概念酒體。
銷售端層面,國臺銷售公司董事長劉宏偉重申“長期主義”原則。他表示:“25年來,國臺視質量為生命,定制酒同樣需要堅守這一底線?!彼粲鯊S商相互監督,不急功近利,通過供需動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
國臺銷售公司總經理湯旭進一步明確定制酒在國臺品牌矩陣中的定位。他表示,定制開發品牌是國臺八大業務單元之一,是四大品牌體系之一,是國臺重要的戰略規劃和營銷策略,是國臺主品牌產品的銷售渠道網絡擴大、區域拓展、消費人群覆蓋、價格卡位等的重要補充。
在會上,多位經銷商也談到了對國臺定制酒發展的看法,既分享了已有的經驗,也共同探討未來的模式。廠商之間遵循著開誠布公、坦誠相待的溝通慣例,為做好定制開發產品規范長遠發展,共同商議廠商協同攻堅市場的辦法措施。
在會上,廠商達成國臺定制酒聯盟公約,共同宣誓遵守《國臺定制開發產品健康發展十條公約》,從制度層面將定制酒納入規范化軌道。
從閆希軍的講話到經銷商代表的發言,傳遞出明確且堅定的信號:國臺將定制酒視為戰略級業務,而非權宜之計。通過建立規則、共享資源、強化服務,國臺正推動經銷商從“短期逐利者”轉型為“品牌共建者”,提供廠商共建的新范式。
國臺“通之商道”
升維商業哲學,破除行業內卷
在年初的全國經銷商大會上,國臺提出要將定制酒作為重要板塊來發展。這一決策在當時引起了業內關注,如何正確看待定制酒的發展定位、如何引導定制酒可持續發展、如何將規劃落實到位……一系列的挑戰擺在國臺面前。經銷商大會后,閆希軍率隊深入市場調研,聆聽一線經銷商對定制酒的看法,再結合對酒文化和商業的思考,國臺以“通之商道”作為回應。
而本次會議最核心的底層邏輯,正是國臺“通之商道”戰略的深化落地。這一商業哲學,不僅是國臺規范定制酒的指導思想,更是其應對白酒存量時代競爭困局的頂層設計。
“通之商道”的本質,是重構“供應商—酒廠—經銷商—終端—消費者”的全鏈價值生態。在存量競爭時代,白酒行業面臨深度調整帶來的諸多挑戰,國臺“通之商道”的提出,致力于構建“一體化的戰略性股權關系、平臺化的股權合作關系、聯盟化的利益合作關系”。依托數智通達系統、供應鏈金融、共創共享激勵體系等六大系統,實現價值貫通、數據連通、生態互通、文化融通四個維度的全面貫通。
定制酒正是“通之商道”的關鍵落地場景。通過定制業務,國臺將自身從“產品供應商”升維為“開放賦能平臺”。經銷商可共享國臺的研發、生產與品牌資源,專注于區域市場深耕;消費者則獲得個性化產品與會員權益;而國臺通過生態擴容,持續強化品牌勢能。這種“不建酒廠,共享酒廠”的模式,打破了傳統酒業重資產、高門檻的桎梏,讓中小經銷商也能參與品牌共創。
更深層次看,“通之商道”是對白酒行業生產關系的一次革新。它通過股權合作、平臺聯盟、數據互通,將零和博弈的廠商關系轉化為命運共同體。正如閆希軍所言:“國臺不僅是一瓶酒,更是一個開放共享的賦能型平臺?!边@種以“通”破“卷”的思維,或將引領行業走出內耗,邁向共生增長的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