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學博士張朝陽與零跑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強腦科技創始人兼CEO韓璧丞,齊聚杭州開啟了一場《星空下的對話》,分享創業故事、科技創新和未來機遇,蓋世汽車CEO周曉鶯擔任主持人。
《星空下的對話》是搜狐視頻推出的知識直播IP欄目,始于2022年夏天,由張朝陽發起,與各行業領袖和跨界先鋒對談。此前,張朝陽先后與俞敏洪、周鴻祎、彭凱平、陸川、曹德旺等開展了對話,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思想盛宴。
此次對話則是互聯網信息革命、智能電動汽車革命和人機交互革命領域的代表性創業者,又一次跨界碰撞。三十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物理學博士張朝陽看到了互聯網的機遇,回國創辦搜狐,并在直播視頻潮流中,以物理“網紅”的身份活躍在互聯網上。
十年前,作為大華股份創始人之一的朱江明,決定在杭州二次創業,跨界造車,帶領零跑成為累計銷量突破70萬輛的造車新勢力。同一年,在哈佛大學讀博的韓璧丞,組建團隊進行腦機接口的研發,回國后將強腦科技落戶杭州,如今居于杭州“六小龍”之列。
“創新、學習、熱愛”,談及如何保持競爭力和精力,這是張朝陽、朱江明、韓璧丞給出的關鍵詞。這些正是他們高度濃縮的人生智慧,及其所在企業所長期堅持的經營之道。
人生就是要不停折騰,做更有意義的事
“互聯網的爆發是百年未遇的機會。”1994年——全球互聯網元年,身在美國的張朝陽看到了這個機會。兩年后,他回國創辦搜狐,由此抓住了互聯網信息革命的浪潮。
朱江明則是連續的成功創業者,第一次是大華股份,現在這家公司已成長為全球安防龍頭,第二次則是抓住了智能電動汽車革命。
2015年夏天,朱江明去西班牙旅游,在瓦倫西亞街頭看到了當地的微型電動車。這讓他想到中國人還有四億人騎電動車,不能遮風擋雨,也不安全,于是產生了造車的想法。
當時,全球新能源汽車浪潮已掀開大幕。朱江明也意識到,這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最終決定跨界造車。
這年底,他給這家新公司取名為零跑,希望從零開始造車,而新能源汽車意味著零污染、零排放,并希望做安全的車,實現零碰撞。“當然,我們也希望將來變成行業領導者、領先的‘領’。”
“第一次創業主要是解決溫飽問題,改善生活,作為事業的起點;第二次更像是一種企業家精神,希望利用我的能力、資本、技術等,去做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朱江明說。
韓璧丞的創業則起源于好奇心。2011年本科畢業后,他加入美國Fred Hutchinson研究中心,關注到隔壁實驗室的琳達·巴克教授,因嗅覺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讓他對大腦的運行機制產生了濃厚興趣。
于是,韓璧丞選擇在2014年進入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攻讀博士,并組建團隊研究腦機接口技術,這比馬斯克的Neuralink更早。
從中國互聯網報春鳥,到知識直播大V、物理網紅,張朝陽正帶領搜狐進行二次創業。“人活到老折騰到老,人一輩子都要折騰,人一定要做事情。”談及創業感悟,張朝陽如是說。
連續創業的朱江明亦是如此,在看到第一次創業的天花板后,就瞄準更大機會,參與到全球新能源汽車革命的浪潮當中,從電動化到智能化,朱江明和他的零跑還在“繼續折騰”。
韓璧丞表示,很多時候創業,就像人類進化理論中勇敢從樹上主動跳下去的猴子。“我們是真的看到腦機接口這項神奇的技術,可以改變很多人的生活,所以下定決心要做一家公司。”
堅持創新研發,讓科技更好服務于人
在對話前,張朝陽和韓璧丞體驗了零跑最新上市的智能純電SUVB10。這款車發布兩周交付量就突破8000臺,成為爆款,這得益于零跑全域自研的技術實力和追求品質的產品能力。
在零跑展廳,朱江明介紹了核心零部件的自研體系和布局,包括電驅架構、電池架構,甚至車燈等,都是零跑自己研發和制造,而這也離不開中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完善的供應鏈生態。
不久前發布的LEAP 3.5技術架構就是零跑最新自研成果,其集成了電驅、電控、電池管理、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實現了高效能、高集成度、高智能化的全面升級,代表著零跑在智能電動汽車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零跑是非常徹底的全域自研,核心技術都掌握在自己手上。”朱江明還展示了零跑成立九周年時跟所有工程師的合影。這充分體現出零跑對工程師人才的重視和尊重,目前該公司工程師達500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超過一半。
相較不少同行技術“買買買”的方式,零跑為何要堅持自主研發?朱江明的解釋是,創業必須要創新,只有科技創新才能實現引領和與眾不同。“這樣才能提升產品的競爭力,讓別人跟著你走,你才有可能走在別人前面,這是這么多年創業的心得。”
正是全域自主研發,讓零跑不僅技術層面擁有話語權,同時在產品成本層面也占據主動權,為零跑注入了“更高配置、更優品質、好而不貴”的產品價值觀。
這在零跑B10上有著充分體現,其定價不到12萬,但標配激光雷達、端到端輔助智駕和智能座艙,真正實現科技普惠。正如朱江明所說,“希望讓用戶花更少的錢買到最高的配置,拿最好的產品感動用戶”。
韓璧丞創業的初衷,同樣是希望讓科技造福于人。目前,強腦科技的智能仿生手已實現量產,并幫助多位殘疾人解決了手臂問題。借助這款產品,12歲因意外失去右臂的90后周鍵,重獲生活自理能力,不僅能彈鋼琴,還可以寫字、畫畫、操作電腦等。
“這些沒有手、沒有腳的殘疾人,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出門,所以當時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想法非常簡單,希望幫他們裝上手和腳。”韓璧丞說。為此,強腦科技推動產品成本和價格大幅下降,并希望和社會共同探索幫助殘疾人重新生活和就業的“中國答案”。
目前,零跑和強腦科技已達成合作,希望通過公益方式助力更多殘疾人負擔得起假肢,踐行科技向善的理念。朱江明也在直播中呼吁,希望有更多的公益和政策一起支持做這件事。
AI帶來新機會,大學生要先就業再創業
目前,AI的發展還在持續演進,爆火的DeepSeek則讓更多人知道了AI。這正在改變人們信息獲取的方式,并在加速推動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同時還會帶來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
談及AI帶來的影響,張朝陽認為,AI會提升信息獲取的效率,并會跟硬件相結合,未來獲取信息方式將是顛覆性的。但他也表示,這也會帶來信息失真的問題,需要辨別信息的真偽。
此外,張朝陽還看好在硬件控制和機器人領域的應用,認為機器人陪伴將有潛在的市場需求。
朱江明表示,AI進一步把雜散的數據全部利用起來,這會產生很多新可能、新機會,如自動駕駛會成為必然,讓人類生活更輕松,效率進一步提升。
目前,零跑就在積極擁抱AI,內部造型設計、代碼編寫、產品規劃等都在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在智能化方面,零跑希望借助AI為座艙構建學習型的“大腦”,同時用AI技術去持續迭代智能駕駛的研發。
“在自動化領域,機器人更容易先實現,隨著技術成熟,會進入到家庭服務。這肯定是一個方向,但需要時間。”朱江明也看好機器人的未來,并認為掌握大模型和算法的汽車公司,在具身智能領域優勢明顯。
目前,零跑的策略則是首先考慮用機械臂或具身機器人去進一步推動工廠的自動化。此外,零跑還在與強腦科技探討腦機接口在汽車智能化層面,與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結合可能性,助力前沿科技的產業融合。
AI在腦科學領域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韓璧丞表示,AI對解析復雜的大腦來說,是非常重要強大的工具,而AI和人類大腦的運行機制可以相互啟發、相互推動。
“大腦最重要的是獎賞機制,這啟發了很多AI技術的發展,而腦科學以及孤獨癥、自閉癥等腦疾病,都可以用AI重新去做探索。”韓璧丞說。
不過,朱江明也強調不要神話AI,因為AI只有統計規律,沒有脈沖式的創新,還是需要人類。“所以既要看到各種行業的機會,也要認識到它沒有神話,不是可以代替一切。”
面對AI科技革命帶來的新機會,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應該如何選擇?張朝陽和朱江明都建議,先就業去學習鍛煉、積累經驗,等到好的機會可以再考慮創業。韓璧丞則表示,創業應該選擇那些還沒有被解決的問題,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
對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價值問題,朱江明認為,不同的專業,文科和理科會有不同優勢。韓璧丞則認為,創業跟文理沒有相關性,大多數人的知識是從外面的世界學到,跟人的性格有關。“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能在企業里找到最重要的角色。”
張朝陽則表示,人不要有思維邊界,不要被自我定義限制,文科也可以做理科的事情,終身學習是一生的事情,自己這些年講物理課都是重新研究而來。
“社會仍需要文科,我認為‘網紅’是一個很好的詞,我就認為我是一個物理網紅。網紅就是影響力,現在能帶來很多商業機會,這也是一種創業。”張朝陽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