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宣布將在2025年5月27日于香港舉行“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春季拍賣會。本次Christie's春拍匯聚了逾100件珍罕非凡的珠寶,包括多款天然鉆石飾品,其中尤為驚艷的是下圖這枚鑲嵌一枚艷彩紫粉色天然鉆石的戒指。
4.08ct
Fancy Vivid Purple Pink,IF
梨形切割
估價: 38,00萬 – 58,00萬港幣
(約合489.85萬-747.67萬美元)
圖源:Christie
這枚光芒四溢的粉鉆溫柔而夢幻,猶如春日里初綻的桃花,清新浪漫又柔美。
梨形切割融合了圓形切割的弧形輪廓和欖尖形切割的尖角,帶來了更為出色的明亮度和火彩,水滴尖角讓天然鉆石的顏色更為集中,帶來更好呈現的同時,對原石的品質要求也很高。
拍賣史上的稀世粉鉆
價值連城的少女心
粉色系天然鉆石在拍賣場上一向是令人驚艷的存在,能達到這樣的色澤、凈度和克拉數的天然粉鉆,幾乎都拍出了可以載入史冊的價格,比如2017年4月在香港Sotheby's拍賣會創造歷史的「Pink Star」,破紀錄的59.6ct重量史上罕見,成交價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120萬美元。
59.6ct,橢圓形切割
Fancy Vivid Pink,IF
成交價:7120萬美元
圖源:Sotheby
「Pink Star」并非個例,在近些年的珠寶拍賣中,天然粉鉆多以當場拍賣中成交價第一高或第二高的身份出現,足見其在投資收藏領域中居高不下的人氣。
全場成交價最高的拍品
2023年11月6日Phillips 日內瓦珠寶秋拍
20.19ct
Fancy Intense Pink,VVS1
切角改良明亮式切割
兩側各鑲嵌一顆階梯型切割鉆石
成交價:1190萬瑞郎(約合1317萬美元)
圖源:Phillips
全場成交價第二高的拍品
2023年11月7日Christie’s 日內瓦瑰麗珠寶秋拍
8.77ct
Fancy Intense Pink,VVS1
切角矩形改良明亮式切割
鑲嵌2顆花式切割鉆石
成交價:464.3萬瑞士法郎(約合558.3萬美元)
圖源:Christie
全場成交價最高的拍品「Pink Supreme」
2023年11月27日Christie’s 香港秋拍
15.48ct
Fancy Intense Pink,IF
枕形改良明亮式切割
成交價:8387.5萬港元(約合1076萬美元)
圖源:Christie
全場成交價第一高的拍品
2024年5月13日Phillips日內瓦珠寶春拍
6.21ct
Fancy Vivid Pink,VS1
橢圓形切割
搭配鑲嵌兩枚風箏形切割鉆石
成交價:1086.95萬瑞郎(約合1307.71美元)
圖源:Phillips
「The Eden Rose」(伊甸玫瑰)
2024年6月11日 Christie’s 紐約瑰麗珠寶春拍
10.20ct
Fancy Intense Pink,IF
圓形明亮式切割
搭配鑲嵌總重12ct的白鉆
成交價:1329萬美元
圖源:Christie
全場成交價第二高拍品
2024年12月11日Sotheby’s 紐約「Magnificent Jewels」珠寶秋拍
7ct
Fancy Intense Purplish Pink,IF
祖母綠型切割
成交價:342萬美元
圖源:Sotheby
隨著時間推移,市場內雖然少有再出現如「Pink Star」一般劃時代的天然粉鉆作品,但小克拉數的天然粉鉆拍品成交價格始終堅挺,每一次亮相都極具代表性。
天然粉鉆為何能夠成為拍賣場上叱咤風云的存在?或是因為這一彩鉆品類無可比擬的稀缺性和未來投資價值。
極度苛刻的天然條件
造就極度稀缺的存量
天然鉆石的形成需要經歷數億年乃至數十億年漫長而復雜的地質作用,而天然彩鉆又要求特定的溫度、壓力和化學環境,分布更為有限。
據粗略估算,寶石級天然鉆石僅占全球每年鉆石開采量的17%至20%,這其中,彩色鉆石的占比僅為千分之二。
圖源:iDaily Jewelry
即便在適宜的環境下,能夠形成具有鮮艷色彩和高品質的彩鉆也是難上加難。一個直觀的數據是,在既有的天然彩鉆中,僅有不到5%的天然鉆石主色為粉色。
為何天然粉鉆如此稀少?
天然鉆石中的粉色形成和其他色澤不同,比如藍鉆、黃鉆是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微量元素(氮N-黃鉆、硼P-藍鉆)的影響,而粉鉆在形成時其實是純凈無色的,但由于高溫高壓造成了碳原子錯位和晶格變形,才呈現出迷人的粉色。
極為偶然的形成環境和對地質條件的苛刻要求,讓天然粉鉆在全球范圍內都成為稀有的存在。在拍賣歷史上,天然粉鉆的價格也的確屢創新高,用數據證明了其稀有屬性和投資價值。
圖源:天然鉆石協會
全球90%供應源頭關閉
天然粉鉆日益稀缺
說到粉鉆,就不可不提傳奇鉆礦阿蓋爾。
阿蓋爾鉆礦位于西澳大利亞東金伯利地區,是全球最大的彩鉆產地,尤其以粉鉆、紅鉆和紫羅蘭鉆聞名。
研究表明,阿蓋爾礦床的形成與超大陸裂解密切相關,約13億年前首個超大陸Nuna的裂解,導致古大陸接合點(如Halls Creek造山帶)重新開放,含鉆石的熔融包裹體通過裂谷帶上升至地表。
這一過程溯源了阿蓋爾礦床的獨特位置——位于西澳大利亞與北澳大利亞古陸碰撞帶,其高壓環境促使無色鉆石晶格扭曲形成粉鉆、紫鉆、紅鉆等彩鉆,當地火山巖的密集活動成為載體,把天然鉆石從地幔快速運移至地表,才讓后人在有限的開采時間內得以邂逅極度稀缺的天然粉鉆。
澳大利亞阿蓋爾湖和奧德河
圖源:天然鉆石協會
該礦于1979年被發現,1983年投入開采,2020年宣告停止經營,累計產出約8.65億克拉毛坯鉆石,但這其中僅有5%為寶石級,其中粉鉆占比不足0.1%,卻占據了全球90%以上的粉鉆供應。
據珠寶拍賣紀錄顯示,2000年至2020年期間,高品質天然粉鉆的價格漲幅高達500%,投資價值毋庸置疑。
阿蓋爾鉆礦關閉后,全球尚未發現可替代礦源,粉鉆供應銳減,天然粉鉆的價格迄今為止還在不斷攀升,阿蓋爾的遺產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這不僅彰顯著阿蓋爾鉆礦作為地質奇跡的獨特地位,更奠定著行業對天然粉鉆的認知與持續推高的市場策略。
圖源:天然鉆石協會
到如今,天然粉鉆已經成為投資界和收藏界「稀有與奢華」的象征,阿蓋爾鉆礦的關閉標志著天然彩鉆「黃金時代」的終結,但也為天然鉆石市場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自然文化遺產,更將繼續影響行業未來的勘探和收藏趨勢,高品質天然粉鉆的稀缺價值,后人自將評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