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橙帆醫藥(VelaVigo)與Ollin Biosciences就自研首創(FIC)雙特異性抗體藥物VBS-102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議。Ollin將獲得該藥物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橙帆醫藥保留大中華區權益,獲得最高可達4.4億美元的交易總金額付款,且將獲得Ollin的部分股權。
此前11月,橙帆醫藥與Avenzo Therapeutics就Nectin4/TROP2雙特異性抗體偶聯藥物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議,交易總金額高達8億美元。12月,橙帆醫藥完成5000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完成自2021年成立以來累計1億美元融資。
與此同時,在“自主研發+全球合作”的雙輪驅動模式下,橙帆醫藥核心管線——首創(FIC)/同類最優(BIC)雙抗ADC即將申報中美IND,推進臨床階段。另有5款全新FIC/BIC創新分子將亮相AACR、PEGS等全球行業會議。
短短半年,這家專注多特異性抗體及抗體偶聯藥物(ADC)研發的中國Biotech如何接連簽下超10億美元BD?資金加股權配置的BD模式、成熟創新藥經理人團隊等要素下,中國Biotech如何打開出海渠道、選擇默契的合作方?尤其是,核心管線即將推入臨床,Biotech如何調整資源配置、拓展資產布局,適應發展新階段?
本周,動脈網特別采訪到橙帆醫藥創始人兼CEO李競博士,聯合創始人兼CBO/CFO張彤博士,以期獲得中國Biotech的一線BD與出海經驗。
01.
Biotech要什么?海外買方要什么?
動脈網:此次與Ollin的合作涉及未披露的股權合作,這是否意味著此項交易帶有Newco性質?
張彤博士:這是橙帆在BD上的一次嘗試,現金交易之外還配置了合作方的一定比例股權。原因有兩點,一是Ollin Biosciences已經成立一年多,團隊配置和整體構架都相對成熟;二是VBS-102作為他們第二個引進的產品,在其管線布局方面占據著優勢位置。因此,基于對VBS-102的信心,在當前Ollin估值相對較低的時候配置股權,橙帆可能在未來拿到比現金付款更大的回報。從Ollin的角度來說,現金流對于無論哪家Biotech都是很珍貴的。用一部分的股權價值作為交易籌碼,是對雙方都比較友好的合作方式。
李競博士:從橙帆的戰略視角出發,在當前融資、BD持續產生健康現金流的有利條件下,我們可以做更多靈活交易模式的探索。比如之前和Avenzo純現金的授權,以及股權加現金結構的co-develop或是joint venture,甚至股份達到一定程度可以稱為Newco。但其實這些模式在美國市場都不是新事物,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差別,可以說是久經考驗的合作形式了。
整體上看,在管線更早期介入已經是現在業界的一種趨勢。因為大家都意識到了創新的價值,尤其在當下這個生物技術井噴的時代,海外醫療行業的并購與重組充滿活力,留給醫藥工業界的暢想空間也是非常廣闊的。
動脈網:選擇買方上,橙帆醫藥有什么標準?
李競博士:選什么項目、與誰合作,其實沒有市場上想得那么復雜,邏輯很簡單,就是1+1>2,形成協同優勢。否則,沒有附加值的合作就沒有任何意義。比如臨床合作,我們會綜合評估對方的臨床開發能力、過往經驗成績,以及背后的投資人、公司資金情況等等。BD相當于一種投資,我們把Baby交給他們,也需要看到他們確實有能力把Baby帶到新高度。
張彤博士:與買方的雙向選擇是根據橙帆的發展階段決定的。Ollin和Avenzo的交易方都是經驗豐富、具有臨床及商業化布局的經理人團隊,他們的能力更多體現在如何把早期資產通過臨床開發做出價值。這種后期推進能力與當前橙帆將創新概念轉化成有臨床潛力創新藥物分子的優勢是互補的。當然,融資能力與臨床能力也修煉了他們的毒辣眼光,在對早期分子的創新性(FIC/BIC)、質量測試、臨床前數據等的驗證都是相對嚴苛的。
但從明年開始,我們計劃推進核心管線的中、美IND,去進一步驗證平臺與管線的最大化價值。因此進入臨床階段后,與MNC、大型藥企的合作會成為橙帆的另一個重要方向。
動脈網:對于國產Biotech而言,BD的本質是什么?最希望從中獲得的是什么?
張彤博士:延續上面的話題,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Biotech要的東西不太一樣。在橙帆當前的階段,現金流和行業認可是相對重要的。在市場看不到明確退出路徑的情況下,我們認為BD是最重要的——海外的優秀團隊愿意花重金砸錢來開發你的產品。所以,第一個Deal是最難也最重要的,它意味著我們的技術平臺和開發能力被行業認可了。同時,我們首個BD Deal宣布之后的40多天內,橙帆便高效完成了Pre-A輪融資的關閉,對公司發展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
未來開啟臨床試驗后,我們看重的東西或許就會有所轉變,比如說尋求與MNC的共同開發合作。一方面借用MNC資源共同將產品做起來,發展完善橙帆自建的臨床團隊。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保留很大一部分現金流,分配到不同的未來規劃中。
動脈網:一家年輕的Biotech,如何被看見、被信任?
李競博士:酒香不怕巷子深。首先一定要“酒香”,我們要把高質量的產品做出來,并且要是系統性的平臺創新、系統性的管線布局。這是吸引海外合作方最重要的基石。同時,因為“巷子比較深”,我們還得考慮如何去做市場推廣、建立深度鏈接,有效地實現市場,吸引更多的合作方盡快與我們合作。高質量的底氣與盡早展開的合作,兩點缺一不可。
張彤博士:BD和搭建場館一樣,有一個很長的準備、打地基的過程。橙帆在剛成立的前兩年,還在半水下狀態的時候,我們就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比如參與行業會議、運營起我和李競總過往多年的行業網絡。尤其重要的一點是,復盤與更新。一些Biotech會考慮集中精力在目標BD時間3個月、6個月內才開始做市場推廣,我認為是不夠的。尤其是新技術、新方法、系統性構架,與合作伙伴的同構要經歷比較長的搭建認知、逐步認可的過程。所以持續的高質量產品建設和前端準備工作應當是雙線并進,相互推動的。
02.
臨床是為了更好的BD嗎?
動脈網:提到雙線并進,橙帆醫藥“BD+VC”可持續性商業模式、發展路徑具體如何實現?
張彤博士:要做成“BD+VC”的可持續商業模式,底層邏輯是,橙帆團隊的研發能力決定了創新分子數量和質量都很高。因此創新分子的對外授權BD,將產生可持續的現金流;這些BD的現金流以及所支持的融資,反過來幫助我們推動核心項目進入臨床,產生更大的VC價值,進而形成雙輪驅動的可持續循環。
李競博士:“BD+VC”的定位就是兩條腿走路,推動橙帆成為一個可持續盈利的生物技術公司。在全球生物制藥領域,我們希望成為一種新的、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一改過往Biotech只能依靠外部VC輸血來存活的狀態。尤其在資本寒冬或外界環境動蕩情況下,這種可持續造血能力可以保證自有創新項目不受資本影響,持續不斷往前推進,快速形成價值。
動脈網:接連拿下大額BD,2025年即將推進中、美臨床,橙帆如何規劃團隊、資源拓展?
張彤博士:推進IND、臨床肯定會對后續BD合作產生助力。橙帆核心管線是一款雙抗ADC,聚焦腫瘤,目標市場廣闊,臨床前數據優異。我們對產品的差異化創新非常自信,與潛在合作伙伴的準備工作、深度溝通都在持續推進。
李競博士:臨床數據是創新藥證明價值的關鍵。將創新項目推進至臨床,不僅是公司實力的證明,更重要的是用數據說話,推動項目獲得真正的價值認可。目前橙帆已經初步建立起臨床團隊,預計2025年將推進核心管線的中、美臨床。
動脈網:從早期臨床前優勢到臨床優勢,橙帆需要經歷一個怎樣的轉變過程?
李競博士:首先,長遠來看質量是最重要的,質量代表著未來成功的基礎。最早的立項其實就已經決定了一個項目真正創新的質量,即“先天基因”。橙帆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深耕生物大分子藥物領域,擁有強大的源頭創新能力——靶點發現和立項、藥物分子發現能力。兩相結合,橙帆團隊就可以把理想變成現實,把idea和理論轉變為具有臨床開發潛力的藥物分子,做更高維度、FIC和BIC的新分子,比如TCE雙抗、多抗、雙抗ADC。進入臨床開發,則是我們如何把具有先天優勢的種子,在后天以最快速度、最高質量培養它,讓它茁壯成長。
其次是速度和成本,形成了三角形的模型。質量毫無疑問是第一要務,其次是速度——速度意味著在競爭上的優勢,在當下非常卷的競爭環境中如何快速勝出。最后在保證質量、保證速度的情況下,再考慮成本的節省。這是橙帆最根本的醫藥工業思維:質量上只做FIC/BIC藥物,速度上做到行業標桿,成本上每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
03.
資產和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嗎?
動脈網:雙中心、動物房等資產建設+豐富儲備管線布局是否在出海、BD中更具競爭力?
李競博士:是的。雖然我們并沒有商業化藥企的大型資產投入,但相對過往Biotech來說,已經算是重資產布局了。通過組建專業核心研發團隊、打造覆蓋全流程的研發中心,包括動物房。對于真正做創新藥來說,需要做很多嘗試和探索。在自己的動物房、自己的實驗室中探索產生的數據才是一家Biotech真正的IP源泉。所以實驗上的投資是必需的,從中逐漸積累的Know-how是團隊長期發展的基石。
張彤博士:實際上,這些投資的回報率非常高。實驗室資產投資后,未來每條創新管線、創新分子在早期的成本可以做到非常低,這是橙帆高質量、高數量管線布局決定的。
動脈網:但對于資金流水相對有限的Biotech來說,資產投入與寒冬生存是一對天然矛盾,如何在早期階段達成相對的平衡?
李競博士:重要的是如何去做取舍。對于橙帆來說,實驗室早期靶點發現、藥物發現的能力是關鍵的、必需的。所以在天使輪融資后,大部分的資金都用于搭建這個結構基礎。在此基礎上推進項目,且這部分結構是不需要重復投資的。后續融資和BD資金就可以直接用于項目運營。
當然,也得益于過去二十幾年的工業界經驗,橙帆從創始開始就完全應用工業化、系統化、流程化的思維,以最高的資本效率和用人效率來花錢。所以即使早期有一些固定資產投資,我們50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也一直支持到現在。
動脈網:3年期、5年期內,橙帆醫藥將會有哪些重要進展和戰略計劃?
李競博士:3年期和5年期內,我們希望首發First-In-Class管線能推進晚期臨床,同時布局幾個早期臨床階段的核心資產、多個IND及臨床前項目,逐步形成系統性的創新產品布局。同時,遵循“1+1>2”的原則,廣泛尋求可以強強聯合的合作伙伴,以最高的質量、更快的速度,更高、更快實現創新藥價值,惠及患者。在更遠的未來,對于退出以及多種商業化可能性,我們都保持著開放的態度,一切順勢而為。
*封面來源:123rf
專題推薦
聲明:動脈新醫藥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新醫藥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信息和數據,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并確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