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順安
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鴨貨三巨頭絕味食品(603517.SH)、周黑鴨(01458.HK)、煌上煌(002695.SZ),如今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4年,3家公司集體陷入營收、凈利潤下滑的境地。曾經被視為“追劇標配”的鴨脖、鴨鎖骨,如今卻因價格高企讓消費者望而卻步,更成為消費者批判與吐槽的對象。
在渠道方面,三大品牌也不斷傳來關閉門店的消息,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3家合計關店數量約超5000家。
消費環境變化之下,絕味們正在被消費者遺忘。
鴨貨三巨頭營收齊跌
過去一年,鹵味行業迎來了真正的“寒冬”。絕味食品、周黑鴨和煌上煌三大品牌集體交出了慘淡的成績單。
作為行業龍頭的絕味食品,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13.84%至62.57億元,凈利潤更是同比縮水34.04%,為2.27億元,這是其自2017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負增長。
周黑鴨同樣未能幸免,2024年營收同比下滑10.7%至24.51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5%至9820萬元。
煌上煌的表現更為慘淡,營收同比減少9.44%至17.39億元,凈利潤同比暴跌42.86%至4033萬元。
進入2025年,鹵味巨頭業績下滑的態勢似乎并沒有得到遏制。絕味食品2025年一季度報告顯示,營收同比下滑11.57%,為15億元;凈利潤同比下滑27.29%,為1.20億元?;蜕匣?025年一季度報告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6億元,同比下降2.53%。
曾經風光無限的鴨貨三巨頭如今頗有“難兄難弟”的味道。
面對下滑的業績,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不約而同地將原因歸結于市場競爭激烈。絕味食品在2024年報中表示,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營收和凈利潤指標均有所下滑;周黑鴨稱,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需求持續演變;煌上煌更是直接表示,顧客購買力和消費場景變化,成為導致其業績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
業績下滑帶來的一個直接影響便是門店的大規模收縮。有媒體援引窄門餐眼統計的數據報道稱,截至2025年4月初,絕味食品門店數量為12129家,相較2023年底的15950家減少了3821家。
另據周黑鴨和煌上煌的2024年業績報告,2024年內,兩家旗下門店同比分別減少了785家和837家,合計關店約1600家。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但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三巨頭的毛利率卻逆勢上升,其中,絕味的毛利率提升6.1個百分點至33.96%,周黑鴨更是高達56.8%,同比增加4.4個百分點。
這一矛盾現象的背后是企業在原材料成本下降時仍維持高價策略,導致消費者對“鹵味太貴”的抱怨愈演愈烈,最終消費者選擇用腳投票。
休閑零食變“刺客”零食
“稍微買買就好幾十”,“太貴了,還都是邊角料,有這錢都夠買一整只鴨子了”。2024年以來,“鹵味太貴”多次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消費者對高價鹵味的抵觸情緒愈發強烈。
而在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陸續發布財報后,話題“鹵制品三巨頭大幅關店網友吐槽吃不起”又登上了社交平臺熱搜。截至4月27日,相關話題閱讀量高達8700多萬,評論1.3萬條。
在眾多網友的評論中,價格高昂成為眾多消費者不愿意選擇絕味、周黑鴨或煌上煌的重要原因。
“他寧愿關店也不愿降價,像鴨頭這些原材料真的這么貴嗎,我真的愛吃,但是8塊一個我吃不起啊?!庇芯W友在評論區直言道。
貴的不止鴨頭,還有鴨脖、鴨翅、鴨腸等鴨貨鹵味。以煌上煌北京某家門店上小程序點單價格為例,77克鴨腸售價15元,38克鹵鴨舌25元,157克鴨鎖骨15元。
看著價格倒還可以,但如果將單位換算成我們日常使用“斤”,那么鴨腸、鴨舌、鴨鎖骨的價格分別約為97元/斤、328元/斤、48元/斤。絕味、周黑鴨另外兩家相似產品的價格也不相上下。
鴨脖、鴨翅、鴨腸等產品的定位本就是休閑零食,但高昂的價格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不按傳統“斤”為售賣單位的營銷手法,讓價格看似低了很多,但等結賬時出來的總價讓消費者感覺遇到了“刺客”。
“稍微買點就六七十,店員每次一上手就抓一大把,有這點錢買牛肉,魚肉吃了。”另一位網友評論道。
互聯網上鹵味制作教程的普及,讓更多人傾向于在家DIY,既省錢又能控制口味。社交平臺上,“鹵味自由”相關話題的討論量超過8000萬,許多網友分享自制鹵味的經驗,甚至形成了一種新的消費趨勢。
此外,量販零食店如“零食很忙”以更低價格提供同類產品,商超自有熟食品牌也憑借供應鏈優勢搶占市場。這些替代品的崛起進一步擠壓了包括絕味在內的傳統鹵味巨頭的生存空間。
未來如何突圍?
面對競爭越發激烈的市場,以及逐漸遠離的消費者,三巨頭紛紛嘗試轉型,通過多種方式,營造消費場景等方式吸引消費者,但效果不一。
絕味食品押注“數智化”,2025年推出AI點餐系統“小火鴨”和AI店長“絕智”,試圖通過技術優化運營效率。周黑鴨則跨界布局,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并嘗試復合調味品和方便速食,但新業務對營收占比較低?;蜕匣驮媱澥召徧枪髽I展翠食品以拓展業務,但因條款分歧告吹,至今仍未找到明確增長點。
回歸性價比或許是行業突圍的關鍵。消費者最核心的訴求仍是“好吃不貴”,企業需調整定價策略,避免因短期利潤犧牲市場份額。紫燕食品的成功經驗顯示,佐餐鹵制品憑借更親民的價格和家庭消費場景,在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仍保持穩定增長。
產品創新同樣至關重要。傳統鴨脖、鴨掌等“老三樣”已缺乏吸引力,可借鑒新興品牌如王小鹵、盛香亭憑借大單品虎皮鳳爪、熱鹵快餐的差異化策略,開發更符合健康趨勢的新品類,迅速在鹵味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渠道優化和供應鏈整合也將決定未來的競爭格局。線上銷售表現亮眼,絕味和周黑鴨在京東超市的銷量均實現增長,未來可加強電商、社區團購等新渠道滲透。同時,通過規模化采購和冷鏈物流降低成本,提升產品新鮮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行業洗牌期已至,鴨貨三巨頭若不能迅速調整戰略,可能會被更具創新力的新品牌取代。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如果鹵味回歸‘好吃不貴’,我依然愿意為它買單?!?能否重新贏得消費者的心,或將決定他們未來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