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武威文化旅游業當前的內容輸出,筆者嘗試將武威的內容創作者分為“大V、中V、小V”。
KOL(大V)定義行業立場,KOC(中V)塑造情感共鳴,素人(小V)深耕內容基建。如果只知道埋頭做內容,那就只能是小V。「涼州學+涼州IP+武威旅游資訊」就是筆者的立場,類似于市場營銷理論中的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推廣Promotion)和4C(內容Content、消費者Consumers、內容創作者Creators、名人Celebrities)。
慕容洞唐愚見:涼州學的價值不應囿于地域范疇,而需在全球化語境中重獲新生。查閱史料得知,我國經濟發展的中心曾長期在北方,但由于多種原因,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最終匯聚于東南。這一變遷始于魏晉南北朝,歷經隋唐,至兩宋時期完成,影響深遠。有學者稱:“經濟重心南移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同時也是至今為止經濟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變遷,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和深遠影響。”
涼州(武威)曾在中國古代的城市經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一度和洛陽、揚州,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城市。
涼州(武威)作為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在中古史上不僅是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居民以超越地域的貿易視野,將武威郡(涼郡)打造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地經濟文化往來的樞紐,凸顯其獨特地位與開放包容的城市屬性。
唐詩《涼州詞》能夠突破“本地知識(Local Knowledge)”的限制,成為中華文明的“通用知識(General Knowledge)之一”,正因為涼州(武威)在歷史上一直是與世界對話的文明窗口。
在“請到民勤種棵樹”公益活動中,產生了大量的優質的UGC內容。這些內容有很強的情感共鳴,筆者觀察到其中有幾個賬號已經成長為“KOC(中V)”了。 素人創作者(小V)是對「涼州學+涼州IP+武威旅游資訊」起到一個“內容基建”的作用,恰似文化生態的“土壤改良工程”。他們深耕的旅游攻略、美食探店、文化科普等碎片化內容,雖不似KOL輸出那般宏大,卻以“信息密度”編織出游客對涼州(武威)的認知圖譜。
我們使用“DeepSeek”這類AI問答類軟件檢索關于武威旅游攻略時,AI爬蟲爬取的一般就是這類內容。誠如筆者所言,寫作的難處,難在思考思維的深度,易在華麗詞藻的堆砌。
路權的式微與海權的蓬勃興起,使得昔日繁華的武威郡(涼郡),即唐詩《涼州詞》的發祥地,逐漸淡出了歷史的舞臺,沉寂無聞。然而,隨著制空權在現代的日益重要,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地的聯系愈加緊密,“地球村”概念已然變為現實,整個世界的格局都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扁平化變革。涼州(武威)又終于迎來了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的歷史機遇。
筆者愚見:當代的武威青年,在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時,就必須積極培養自身的全球化的視野。我對“涼州學”非常有信心,一直覺得武威可以借助“涼州學”成為擁有國際化視野的現代城市。
對于涼州,目前學界一般認為有兩個涼州,即“廣義的涼州”和“狹義的涼州”。廣義上,涼州涵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河西地區,因其地理單元的相對獨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具有一體化特質。狹義上,涼州特指武威地區,該地在不同歷史時期尤其是中古時期作為西北地區經濟、政治、軍事與文化的中心,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因此,廣義涼州文化指整個河西地區,狹義則指武威地區。
我斗膽在《涼州賦并序》中提出“三涼”的概念,試圖擴充“廣義的涼州”和“狹義的涼州”的討論范圍:
溯涼州之三嬗,肇始漢部之大涼,衍化涼郡之中涼,終至今區之小涼。涼部核心,涼郡為最;涼郡要地,涼區為首。
涼土之部,勝址紛呈,分四郡以涵河湟,帶水之紆徐,得地之靈秀。承昆崙之陽,峻嶺橫空,雄奇卓絕,挾太華以控西極。渭涇之源,捏其脊而立,勢拔五岳,形勝九垓。是以大涼之氣,磅礴宇極,英風浩蕩,雄圖自顯!
涼郡之地,勝景五涼,帶白金以耀其輝,光華奪目,瑞彩千條。天山之巔,擁而為屏,雪峰連綿,寒氣凜然,鎮守北疆,固若金湯。大黃之野,坐而為席,沃壤千里,豐饒無匹。中涼之風,蔚然而生,清雅脫俗,逸興遄飛!
涼區之域,名跡凝古雪,帶海藏以涵其深,波瀾壯闊,藏珍納寶。握蓮華之蕊,清漣不染,幽香遠播,靜觀世間繁華。擒天梯以凌絕頂,步云霄而上,俯瞰群山,一覽眾小。小涼之盛,氣象萬千,幽美絕倫,令人神往!
大涼州(涼州刺史部),以漢代涼州刺史部治所武威郡(涼郡)為中心,范圍相當涵蓋現代甘肅全境、寧夏、青海省東部和內蒙古額濟納旗等區域,是甘肅省作為行政區前身。從這一視角出發,“涼州學”就是以河西四郡之首的武威郡為中心展開研究的”河西學“、”甘肅學“及”西北學“。
中涼州(涼郡),就是武威郡。如今的“武威市”繼承了古代歷史上“武威郡"的核心區域。按照歷史地理學來看:中古時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黃河西岸所有地區,具體分別為:白銀市景泰縣、白銀市平川區、白銀市靖遠縣、白銀市會寧縣部分、蘭州新區、寧夏中衛市、吳忠市部分、蘭州市皋蘭縣、蘭州市永登縣、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縣部分、青海省門源縣、青海東部諸縣,內蒙古阿拉右旗、內蒙古阿拉左旗、內蒙古烏海部分。因武威地處黃河以西,故也被眾多史料典籍稱之為河西之地、河右之地。從這一視角出發,“涼州學”就是以河西四郡之首的武威郡(涼郡)為中心展開研究的”河西學“,主要研究黃河以西的地理區域。
小涼州(涼區),就是今天的涼州區。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了解涼州文化的前提條件是了解整個華夏文明的進程。
在探討“涼州學”之時,我們應當秉持一種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視角,兼顧宏觀與微觀,中外并重,古今貫通。
河西走廊,置身于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天山山脈以及塔克拉瑪干沙漠之間,堪稱這幾大地理區域的樞紐核心。正因如此獨特的地理位置,河西四郡之首的涼州(武威)自然而然成為了周邊各大區域文明交匯、交流的關鍵地帶。
《涼州閣序》中寫道:“姑臧臥龍,恒守謙沖,崇文尚德,涵容萬象,顯則經略四域襟帶萬里,隱則涵養百家九流學說。”這進一步印證了涼州文化上的包容性與戰略上的重要性。
現代人每天接觸的廣告數量呈現指數級增長,其覆蓋范圍從傳統媒介擴展到社交、內容、生活服務等全場景。在如此海量的信息浪潮中,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注意到武威的文化旅游業呢?
在當今信息紛繁復雜、價值觀多元并存、誘惑層出不窮的時代,若缺乏一顆堅定而包容的心,我們又怎能真正構建起「涼州學+涼州IP+武威旅游資訊」這樣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超級生態位品牌,并讓游客對涼州(武威)有深刻且準確的認知呢?除了做UGC內容,武威的PR廣告還應做遵守“公序良俗”原則的具備“場景營銷”功能的PUGC內容。
綜上,要成為武威文旅的關鍵流量推手,以下六個核心能力需重點突破:①以“涼州學”為主視角的深厚國學功底。②現代人文社科的學術功底。③外語能力與國際傳播力。④“涼州IP”市場洞察與趨勢預判力。⑤獨立的研究推廣和立場輸出能力。⑥持續創新與長期主義精神。
真正的全球化視野,不是簡單的“向外看”,而是以涼州文化為原點,通過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世界看見涼州(武威)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當每個涼州人都能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講述涼州故事,用國際認可的方式傳播涼州價值。武威的文化旅游業,就真正做起來了。
做一個有全球化視野的涼州(武威)本地人吧。
本文作者:慕容洞唐
本文封面圖片:涼州天馬湖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