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來自沈陽的大爺,頻頻出現在作者的短視頻中。
這位長相一般、但身材高大威猛的大爺,身上掛著三個女性的同時,還能翩翩起舞。
從大爺和三位女性的年紀看,應該都是達到退休年齡、而且能夠領取退休金的老齡人口。
和千千萬萬從農村走出來的外來人口一樣,作者看到這類短視頻,是笑不出來的,原因很簡單,留守在農村的老齡人口,顯然是無法做到如此輕松的。
就業數據顯示,全國70歲以上的勞動者,大多數分布在農村地區,我們在稍后的篇幅中,會用一張專業的圖表,來展示這種分布情況。
在沈陽,這些退休老人能夠玩得如此輕松愉快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撐著這一切(歲月靜好的背后,必然有人在默默付出)?是當地有足夠多的年輕人嗎?抑或是其他需要去挖掘的因素?
下圖展示了沈陽常住人口的年齡結構分布情況,其中折線表示累計的人口百分比,你可以將圖表理解為區別男女性別的柏拉圖(又名帕累托圖,由柱狀圖/條形圖和折線圖復合而成)。
在圖表的50歲-54歲這一欄,有一個非常巧合的數據,沈陽常住的女性人口中,有66.5%的年齡在55歲以下。
換一個角度看,這表明沈陽常住女性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年齡在55歲以上。考慮到女性在55歲已經退休,這表明當地健在的人口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不需要工作,但卻需要領取退休金。
再去掉20%的25歲以下人口,以及因懷孕無法工作的人口,女性實際工作人口,僅有全部人口的45%以下。
如果沒有男性在默默付出,單就女性而言,在沈陽,平均每個工作人口要養1.2個不工作的人口(老人和小孩),這是一件壓力極大的事。
由于男性的退休年齡更晚,所以65歲以上的和25歲以下的男性,僅占沈陽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
所以,于男性而言,平均每兩個工作人口養1個不工作的,人均0.5個,其壓力遠小于女性。
當然,現實生活中,養老金并不區分男女,在某種程度上,基本上實現了全國統籌。所以沈陽這33%的女性,其實是由全國所有地區的勞動人口來供養的。
社會養老的本質,不是你年輕時做出了多大的貢獻、老年時由社會回饋,也不是你年輕時存下了多少錢,老年再花這筆錢。
在一個更宏大的層面,社會養老的實質,是當下的年輕人養當下的老人,這應該是一個通識。所以,如果你看到這類視頻,覺得不開心也正常。
或許,面對衣食父母時,老人們可以適當收斂一下自己的表演天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