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xia
Psychology
你并不需要獨自一人來感受孤獨。
雖然穩定的親密關系看似是解決孤獨感的良藥——畢竟很多人步入婚姻,就是希望有個能始終陪伴在側的伴侶。
但現實是:就算結了婚,孤獨感依然可能如影隨形。
婚姻中的孤獨是什么體驗?
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明明渴望更多情感聯結,卻感覺與他人存在隔閡。它關乎你內心對親密度的感知。
就像在熱鬧人群中仍覺孤立那樣,物理距離的接近未必能治愈內心的疏離。
已婚卻孤獨,這正常嗎?
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2018年的調查,這種狀態遠比想象中普遍:45歲以上的已婚人士中,近33%正在經歷孤獨。單純增加相處時間未必有效——即便同處一室,若缺乏真正的情感共鳴,沉默與疏離仍會悄然滋生。
婚姻孤獨的信號燈
同床異夢的陪伴:即便身體共處,仍覺中間隔著無形的墻
對話模式凍結:要么覺得對方心不在焉,要么自己懶得分享日常瑣碎
刻意制造距離:加班成癮、沉迷刷手機,用各種借口逃避面對面交流
親密關系斷崖:從性生活到情感交流全面降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孤獨可能單方面存在,也可能讓雙方都陷入"情感孤島"。
獨處≠孤獨,相伴≠不孤獨。
學會區分物理獨處與心理孤獨很重要。給自己留空間有益心理健康,但當枕邊人都無法提供情感支持時,就需要警惕了。
婚姻孤獨的幕后推手
生存壓力型疏離:職場廝殺+育兒戰場+家務大山,讓夫妻變成"合租式隊友"
創傷事件沖擊:失業危機、健康警報等挑戰若缺乏共同應對,反而會加深隔閡
情感投射錯位:把所有社交需求寄托于伴侶,就像要求魚學會爬樹
情感保鮮缺失:那些不敢說出口的夢想與恐懼,正悄悄腐蝕親密關系的地基
社交媒體幻覺:刷著精修版人生,難免對自己的婚姻產生"系統誤差"(研究顯示重度社交媒體用戶孤獨感高出27%)
疫情后遺癥
遠程辦公常態化、社交圈層收縮,迫使更多人把全部情感需求押注在伴侶身上。當現實與理想落差過大,孤獨感便有了可乘之機。
孤獨的蝴蝶效應
長期情感饑渴不僅帶來抑郁風險(孤獨者抑郁概率高50%)、免疫力下降,還會讓人陷入"越孤獨越擺爛"的惡性循環——放棄健身計劃、暴飲暴食、失眠焦慮接踵而至。
破局指南
啟動真心對話
摒棄指責式溝通("你從來不聽我說!"),改用"我句式"表達需求("我最近感到孤單,希望我們能每天睡前聊聊")。記?。合嚷摻Y情緒,再解決問題。
制造儀式感時刻
每周設定"斷網晚餐時間",把手機鎖進盒子,重拾眼神交流的溫度。簡單的共同經歷(哪怕是一起遛狗)也能重建情感紐帶。
給關系做個CT
如果自我調節無效,專業幫助可能是解藥?;橐鲎稍儙熅拖袂楦蠿光機,能照見那些被日常瑣碎掩蓋的裂痕。
重要提醒
每段婚姻都有潮汐周期,偶爾的疏離不必過度恐慌。但當孤獨感持續超過2個月,伴隨回避行為或軀體癥狀(失眠/心悸)時,請務必重視。
記?。?/strong>經營親密關系,和經營事業一樣需要刻意練習。
預約心理咨詢
作者:Kendra Cherry
編輯:Chameleon
封面分享:Kayoon Anderson
文章來源: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to-do-if-youre-married-but-lonely-5207913
關注我們的社 交 媒體獲取最新消息,靠譜培訓每月更新。
公眾號:大俠心理,bilibili:王大俠心理,知乎:王大俠心理,小紅書:王大俠心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