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陳錢
近期,北交所披露了成都德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德芯科技)的審核問詢函回復,德芯科技于去年6月遞表北交所,此前曾于2021年遞表創業板,但在上會后主動終止了上市進程。
從基本面上來看,公司2024年業績下滑明顯,此外主要產品毛利率下降態勢也令人擔憂。
1
營收凈利潤下滑,主要產品毛利率下降
2021年-2024年(簡稱:報告期內),德芯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2.63億元、3.35億元、4.11億元、2.7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144.96萬元、1.02億元、1.28億元、7870.01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082.26萬元、9970.42萬元、1.26億元、7818.52萬元。
對于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34.19%,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8.64%,公司稱由于相關部門出臺政策,因此形成投資規模較大的中廣電設計研究院“全國地面數字電視700兆赫頻率遷移項目”重大項目招標,由于該項目已于2023年完工,2024年未再有同等規模的大型項目驗收,因此導致業績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該項目完成時,德芯科技同年末的應收賬款由上年末的1836.62萬元飆升至9290.76萬元,占當期流動資產的比例由上年末的3.81%提升至16.99%。2024年末,德芯科技的應收賬款為8586.39萬元,其中1年以上的賬齡占比由上年末的9.18%提升至56.01%。
審核問詢函顯示,2021年-2024年,公司的應收賬款整體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分別為12.88%、17.66%、8.71%、12.51%,根據已披露的數據,同行業可比公司2021年-2023年的這一指標的均值分別為16.76%、15.23%、18.21%。
據悉,德芯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數字電視、專業視聽、應急廣播等專業級音頻信號處理軟硬件一體設備與系統集成的研發、制造及銷售,主營業務包括應急廣播、數字電視、專業視聽,公司期內的收入全部來自主營業務收入,且以內銷為主。
據招股書介紹,公司的數字電視和應急廣播領域的終端客戶主要為國家、省市縣級廣電部門、宣傳部、融媒體中心等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在專業視聽領域的終端客戶主要以酒店為代表的行業客戶。
在主營業務中,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應急廣播和數字電視,但這兩個產品近年來的表現都并不樂觀,數字電視產品尤其值得警惕。
招股書顯示,公司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54.16%、52.54%、52.49%、50%。
進一步觀察,在公司主要產品中,除僅占公司營收14%左右的專業視聽產品的毛利率呈現略微上升態勢,期內分別為65.37%、64.86%、66.02%、65.69%,應急廣播和數字電視均呈下滑趨勢,其中數字電視的下滑尤為明顯。
數字電視產品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62.96%、63.65%、56.43%、53.48%,2023年下滑7個百分點左右,2024年又下滑3個百分點左右,應急廣播產品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42.22%、40.46%、39.97%、37.29%,每年下滑兩個百分點左右。
與此同時,數字電視產品的收入占比期內也同步下滑,分別為41.35%、36.26%、54.49%、28.05%,應急廣播期內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4.10%、48.71%、31.89%、42.11%,對于2023年應急廣播收入的下滑,公司稱根據廣電總局等部門發布的政策文件,2025年國家應急廣播建設階段性完成。
審核問詢函顯示,請發行人:(1)說明中央及各地政府出臺的具體政策支持文件及相關財政預算情況、應急廣播業務的主要策略及進展情況,說明應急廣播業務領域是否存在市場空間有限、市場競爭加劇、收入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2
累計分紅上億,境內外市場收入均下滑
德芯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境內,2021年-2023年,德芯科技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6100.58萬元、6348.90萬元、5834.80萬元,占比分別為23.18%、18.97%、14.20%。2024年來自境外的收入為4509.93萬元,同比下滑22.71%,其中數字電視業務的境外收入已由2021年的4109.19萬元下降至2024年的1643.07萬元。
而在公司的主要市場境內市場,近年來的也相對乏力。其中西南市場的收入占比已從2021年的29.64%下滑至11.01%,下滑18個百分點左右,華東市場的收入占比從2021年的18.79%下滑至11.97%,下滑7個百分點左右,華南市場的收入占比從2021年的12.59%下滑至7.25%,下滑5個百分點左右。
對于華北市場的收入占比從2021年的5.81%提至2023年的37.30%,公司稱主要是中廣電設計研究院“全國地面數字電視700兆赫頻率遷移項目”項目設置在華北地區。
據悉,公司此次擬募集資金3.31億元,其中1.76億元用于總部生產基地技改建設項目,5823.77萬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9621.31萬元用于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與此前遞表創業板的募集資金相比,德芯科技募資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變化。深交所招股書顯示,德芯科技擬募集資金2.77億元,其中1.70億元用于總部生產基地技改建設項目、5423.88萬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5273.77萬元用于技術研發中心升級項目。
而此次北交所招股書顯示,德芯科技三大募資項目金額都有所增加,其中技術研發中心升級項目增加最多,超過4000萬。
而招股書披露,2021年-2023年,德芯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8.14%、7.37%、7.06%,同行業可比公司這一指標的均值分別為9.60%、9.34%、12.19%。
廣州眺遠營銷咨詢公司董事長兼CEO高承遠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對于音視頻行業來說,智能化是未來的方向,傳統音視頻行業若不融合當下的AI、大數據等技術將難以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該公司過于依賴政府訂單,主要產品的毛利率下滑,已經預示著市場競爭力的減弱,未來若不加大研發,降低軟硬件的成本,將可能面臨市場的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德芯科技曾在2023年進行6000萬的現金分紅,大約是同年歸母凈利潤的一半,而在此前的2019年和2020年,公司分別進行了6000萬元和8100萬元的現金分紅,同一年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21.04萬元、8416.05萬元,三次累計分紅2.01億。
審核問詢函提出,請發行人說明:2023年現金分紅款的具體用途,與發行人主要客戶、供應商及其主要經辦人員是否存在資金往來,是否存在為發行人承擔成本費用的情形,是否存在體外資金循環。
據悉,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孫宇直接持有公司34.23%的股份,并且通過一致行動協議控制公司30.12%的表決權,合計控制公司64.35%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顯示,孫健、孫歆庾、李俊為孫宇的一致行動人,分別控制公司10%、10%、9%的股權,并且孫健為孫宇之兄,孫歆庾為孫宇之兄孫樸之子。與此同時,公司另一持股22%的主要股東王德華,系公司前十大股東德致美傳、芯遠力創的合伙人。
天眼查顯示,2013年至今,德芯科技共涉及21起司法案件,其中52.38%的案件案由為勞動爭議,66.67%的案件類型為民事案件,66.67%的案件身份為被告,年份2020的案件占比最高,為14.29%。(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