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報 莊志斌)近年來,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深挖退役軍人“紅色潛能”,引導退役軍人從“橄欖綠”變身“志愿紅”,積極參與融入基層治理、應急救援、環境整治、國防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有效拓寬退役軍人作用發揮路徑。近期,街道退役軍人紅星志愿服務隊被評為全區唯一的2024年度深圳市“十佳紅星志愿服務隊”。
強化引領,筑牢服務根基。嚴把發展關口,從轄區退役軍人中擇優吸納政治素質過硬、組織紀律嚴明、富有奉獻精神的退役軍人,充實紅星志愿服務隊骨干力量;抓實教育引導,依托水源世居、金龜整編等紅色資源,組織開展東縱研學等“行走的軍史思政課”,追尋革命足跡,賡續紅色血脈,全方位培育鍛造聽黨指揮、服務群眾、無私奉獻、勇毅擔當的退役軍人紅星志愿服務隊伍。
建強陣地,釋放服務效能。以街道、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為主陣地,深度鏈接街道“一廣場六中心”基層治理綜合體、公共文化服務、黨群服務、“新農人驛站”等固定服務陣地和“零跑腿”穿梭巴士等移動服務平臺,構建覆蓋全域的“1+4+X”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陣地網絡,為退役軍人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公益服務、環境整治、應急搶險等提供廣闊空間,實現“紅星有陣地,服務零距離”。
聚焦特色,精耕服務品質。立足退役軍人紀律嚴明、身體素質好等獨特優勢,在參加中高考護航、文明城市創建、抗擊臺風洪澇、環境衛生整治等志愿服務中,探索構建“常態+應急”紅星志愿服務模式。整合深圳技術大學參軍大學生資源,成立國防教育先鋒分隊,著重開展國防教育與征兵宣傳,發動優秀大學生參軍入伍。組建由參戰老兵、退役軍人代表組成的老兵宣講團,通過生動鮮活的軍旅故事,將紅色基因根植青少年心中。
雙向賦能,耦合服務動能。雙向推動“兵地+軍民”融合,建立“三節三訪”關懷機制,在春節、八一、中秋節前集中慰問,對高齡退役軍人、優撫對象、孤寡老人開展日常走訪,實施義務兵雙親和重點優撫對象體檢行動,大力營造全社會崇軍愛軍擁軍的濃厚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