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 (記者 楊小娟 文/圖)4月29日?——由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主辦的“名師+”教學成果展暨“航天云課堂”(第三期)活動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二中學圓滿落幕。本次活動以“云翼賦能教學 匠心織就未來”為主題,匯聚轄區教育工作者、學科名師及教育專家,通過課例展示、研討交流與技術創新,展現航天教育數字化發展的新成果,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學科融合與技術賦能并進?
活動共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四大分會場,來自航天基地多所學校的優秀教師同臺展示教學設計與課堂實踐。
?語文會場?:航天城第二中學靳曉芬、郭小會兩位教師以八年級課文《一滴水經過麗江》為范例,通過情境化教學引導學生沉浸式感受文學魅力,凸顯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
?數學會場?:航天二中司莉、潘梅與航天三初劉珂珂三位教師圍繞《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展開同課異構,以差異化教學設計激發學生邏輯思維,展現數學課堂的多樣性與探究性。
?英語會場?:航天一中孫雪、航天二中關思思及航天三初楊居媚聚焦八年級英語Unit7閱讀教學,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語言實踐場景,提升學生跨文化理解與表達能力。
?物理會場?:航天菁英學校趙姍、呂磊與航天二中邢函以《力和運動的關系》為課題,借助實驗演示與數字化工具,將抽象物理概念轉化為直觀體驗,強化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授課教師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與創新設計,靈活運用智慧課堂、虛擬實驗等現代教育技術,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贏得與會師生高度評價。
專家引領共話教育創新?
課例展示后,活動進入研討環節。授課教師分享教學設計思路,強調以學生需求為核心的教學策略。陜西省教科院專家羅輝、程彩英、胡靜文、王慧麗等對課堂進行精準點評,既肯定課堂亮點,如問題驅動、技術融合與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也針對教學環節優化提出專業建議,助力教師深化對新課標理念的理解。
在開放交流中,參會教師圍繞“課堂生成的動態捕捉”“新課標可視化實踐”等議題展開熱議,共享教學經驗,共探創新路徑。航天三初一名教師表示:“云課堂平臺打破了校際壁壘,讓我們在交流中汲取靈感,真正實現優質資源的共建共享。”
航天教育的“云上探索”?
“航天云課堂”是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順應教育數字化趨勢打造的創新品牌,旨在通過“互聯網+教育”模式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此前兩期活動已組織轄區12所學校名師團隊,以“線上+線下”“同課異構”形式推出16節精品課例,惠及數千師生。
本期活動進一步優化平臺功能,拓展課程覆蓋范圍,并邀請更多教育專家參與指導,標志著航天教育邁入“云上賦能、數智融合”新階段。未來,航天基地教育局將持續加大技術投入,優化互動教學平臺,開發多樣化課程資源,并深化校際合作,助力區域教育向優質化、智能化、均衡化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