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三十五歲,她愛上了健身,減肥。這一年,她直觀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衰老。眼角的細紋越來越多,耳鬢會出現零星的白發,面部不再平整,精力越來越差,記性也越來越差。有時準備要說的話,到了嘴邊,突然會忘記。每次出現這種情況,她都會覺得很無力。面對身體出現的各種變化,她起初很焦慮,過了沒多久,她慢慢開始接受,自己已經不再年輕。
除了身體的變化之外,她整個人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像從前那般對任何事情都充滿激情。無論是她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如此。她總是會想到死亡,想到有一天,她年老色衰,躺在床上,走到了人生盡頭。她一邊想這個問題,一邊告訴自己,其實你想不想那一天都會來,你應該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
她變得無比戀家,總是給父母打電話,幾乎每天都要打一次。每一次打電話,他們都說著相同的話,談論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如此重復著。有時她會突然決定回家去看望父母,乘坐高鐵,直接出現在父母身邊。她像年少時一樣,越來越任性,做事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她的孩子已經十幾歲了,比她還要高半頭,長成了一個大小伙子。她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他的身上,為他做各種各樣的美食,甚至不去工作,情愿陪在他身邊,看他寫作業。在他睡覺前,和他說話。孩子和她說,我總是會想到死亡,感覺很害怕,一想到你們會死,就會很難過。她和她孩子一起談論死亡。她說:人都會死,哪一天死,怎么死,我們無法控制,我們能做的是,好好過好現在。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你也一樣,好好活著,活到死亡的那一天。不必惶恐,我們無法控制未來,但是我們能決定當下的日子要怎么過。人都會死......這段話還未說完,孩子便打斷了她,媽,我不想聽你說這些了,我要睡覺。她知道,這個答案并未消除孩子對死亡的困惑。
如何面對死亡,又要如何活著,是每一個人的課題。每個人答案都完全不同,每個人都因為這個課題而惶恐,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
她想起了父親,她回家的那天,父親的發小因癌癥離世。他整個人看起來非常悲傷,那是她從未見過的樣子。
在之前,父親也說起過死亡,每次他都會說,閻王叫你啥時候死,你就得死,這都是命。老了,就該死了,沒什么可怕的。
那時候的他,看起來坦然豁達。可是當死亡真正出現在他的生命里,他也會如孩子一樣無措、悲傷、茫然。
在她從老家離開的那天,父親變得無比失意。他在他的孩子面前,卸下了堅強。他看起來那么弱小,無助。她走過去擁抱父親,跟他說:”爸爸,我很愛你。”她很少這樣直白表達對父親的愛。可是在那一刻,她脫口而出。離別總是讓人傷感,尤其當不斷面臨死亡之后的離別,會讓人有種錯覺,這種離別是永別。
在村子里,無論白事還是紅事,他們總是依靠父親安排一切。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他送走了四個人,有人比他大,有人比他小,有人和他一樣大。死亡不停地沖擊著他,在這樣境況下,他依舊需要打起精神,幫助主家安排好一切。
在他的孩子面前,他終于袒露出了所有的情緒。可能當人到了某個年齡,就會不斷想起死亡,需要不斷面對死亡。
如:十幾歲的孩子。三十多歲開始衰老的女人,年過六十暮年的老人。
死亡總是讓他們困惑,焦慮,惶恐。
當她的父親和孩子同時和她談論起死亡,她發現她對這個課題一無所知。
回到家里之后,她繼續早起鍛煉,跑步,打球,看別人跑步,打球。有時會看書,有時會寫書。她仍然會想起死亡,她仍舊沒有找到答案。
于是她安慰自己說,生死有命,無論如何,不必為未來焦慮。她把這句話說給了父親,也說給了孩子。
最后她還特意加了一句,我們有彼此已然很幸福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活著。
她是那樣悲觀的一個人,可她最擅長的是,講一些充滿希望事情,如此她便能充滿希望地活著,一天又一天。
未完待續……
掃碼加我
免費送你一本「零基礎寫作指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