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暨南大學科技處主辦,暨南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中醫藥信息化重點實驗室承辦的“暨南大學-仲景宛西制藥臨床研究項目合作簽約儀式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聯合集成項目臨床方案論證會”在廣州召開。
暨南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榮華教授,暨南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朱曉峰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兼中心實驗室主任張還添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腦病中心研究員孫景波教授,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云,以及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等廣東多地醫學專家學者出席并參與項目的方案研討。
當前,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老年退行性疾病,如骨質疏松、膝骨關節炎、阿爾茨海默病等發病率逐年攀升,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中醫藥從整體調節入手,尤其在“腎虛證”的防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開展老年骨質疏松癥腎虛證、膝骨關節炎腎虛證、阿爾茨海默病腎虛證的臨床研究,探索挖掘左歸丸、右歸丸等經典名方的現代應用,是對中醫藥文化的創新繼承,也是對健康中國戰略的積極響應。
活動現場,張榮華與馬云分別代表雙方進行了簽約。作為課題總負責人,張榮華教授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聯合集成項目“老年退行性疾病腎虛證本質及中醫藥調控機制的多元學科集成研究”進行了詳細介紹。
張榮華表示,該項目基于“腎主骨、生髓、通于腦”中醫理論,針對中醫優勢病種老年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膝骨關節炎、阿爾茨海默病等的病理機制、關鍵靶點、藥物選擇及早期干預等關鍵問題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旨在闡明腎虛在疾病形成、演變中的規律,努力實現老年退行性疾病中醫藥防治的創新性突破。“此次合作,我們將結合暨南大學的多學科交叉優勢,特別是中醫藥學科在骨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領域的成果,共同推動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
同時,馬云也指出,仲景宛西制藥以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為核心,多年來始終堅守“藥材好,藥才好”制藥理念。此次合作依托暨南大學等高校單位的學術實力,圍繞現代疾病譜的變化,結合醫學發展思路及科研技術推動左歸丸、右歸丸等經典名方干預老年退行性疾病腎虛證的臨床研究合作,探索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新路徑,這不僅是一次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典范,更是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簽約儀式結束,專家團隊分三個分會場,在課題負責人朱曉峰教授、張還添教授、孫景波教授的主導下,進行了老年骨質疏松癥腎虛證、膝骨關節炎腎虛證、阿爾茨海默癥腎虛證的研究方案進了多角度多層次的論證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