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崗廈北地鐵站早晚高峰直播的內容在網絡上瘋傳,因為密密麻麻的打工人客流火上熱搜。雖然直播本身非常不合適,侵犯了地鐵乘客的隱私,但不少網友也被視頻里深圳打工人的低能量狀態驚到了——“怎么全都不開心”“滿臉的怨氣”“看起來沒有能量”。
深圳打工人好像正在變得低能量。
在前幾年,說到深圳,關鍵詞一定是“搞錢”。大學畢業來到深圳,滿滿朝氣憧憬著職場生活——升職、加薪、完成人生價值。搞錢幾乎就是生活的主旋律,左手KPI、右手OKR,和朋友見面聊天,也都是討論職場發展、人生規劃這些。短視頻平臺,也幾乎都是“打卡多少天完成xx事”“自己如何賺到第一桶金”“高能量職場人的一天”。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低能量”這個詞變成了趨勢。“周末化身老鼠人”、“展示自己活人微死的一天”的自嘲隨處可見。不少網友戲稱:視頻是在搞抽象,但是現實里自己是真的“活人微死”。周末一趟就是兩天,根本沒有精力和精神去做別的事。身旁的同事告訴我,自己經常刷到短視頻里的“高能量男孩女孩的一天”,自己光是看就覺得很累了。
什么樣是“低能量”狀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下班什么都不想干。除此以外,還有以下這些癥狀:
同事好友的聚餐,能推一次就是一次;
下班回家長時間刷短視頻,玩簡單的手機小游戲;
很久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看完一部電影、電視劇;
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也不想去戶外;
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很久沒有學習新的技能。
工作越來越高效率了,但是深圳打工人越來越低能量了。工作微信群、釘釘、飛書等睜開眼就回復工作消息,隨時隨地都能工作。本來想著AI能解放打工人的雙手,但結果是,你工作的效率變高了,工作量也提高了——原先一天一個方案,現在領導讓你一天給三個。加班更是常態,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戶外運動、主機游戲、電影大片,全都沒有熱情了。越來越多的深圳打工人沒有社交、沒有戶外運動、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每天下班后就像一個被抽干能量的機器人,兩眼一睜就是干,下班就是低能量模式,以防關機。
那么在深圳的你,是屬于高能量群體還是低能量人群,是因為什么而低能量呢?有嘗試過走出低能量的生活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第413 期:在深圳,有的城市公共設計,“好心辦了壞事”
第414期:
第415期:
第416期:穿著深圳校服擦邊的直播,為什么讓深圳人憤怒?
第417期:公共沙灘收費,體驗和錢包,深圳人怎么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