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良公子,2025年第44篇原創文章來了,關注我,一起學習成長。
在《唐頓莊園》這場貴族與仆人的眾生相中,最令人揪心的不是大小姐瑪麗與馬修的波折聯姻,而是女仆安娜與男仆貝茨這對“苦命鴛鴦”。
他們明明兩情相悅,卻因貝茨被惡妻薇拉用法律與丑聞捆綁而無法結合。
從世俗視角看,安娜似乎是“插足者”,但觀眾卻對她恨不起來,甚至為她的經歷而落淚。
貝茨這段婚姻,不僅讓他不開心,甚至帶給他牢獄之災。他多年來的痛苦,在他向安娜表白那一晚,有跡可循。
他說:“我母親給我留下的錢,比我想的要多很多。薇拉是個貪婪的女人,我定能買到她的同意。”
觀眾對安娜恨不起來,也不止貝茨的原因,安娜自己有討人喜歡的地方:
一、安娜愛的是貝茨這個人“人”,而貝茨妻愛的是他的“錢”
在愛德華時代的英國,仆人階層若想跨越階級,攀附貴族是捷徑,但長相不錯又年輕的安娜,愛上了同為仆人的貝茨。
貝茨身有腿疾、背負前科,還深陷婚姻泥潭,但安娜從未動搖。她看中的是他戰場救主的忠誠、替妻頂罪的格局,以及日常工作時對每個人的尊重。
當貝茨繼承母親遺產后,貝茨才向安娜求婚,安娜也才敢敞開心扉隨貝茨暢想未來。
他們本以為,貝茨從母親繼承的遺產夠多,可以向分居多年的薇拉“買斷自由”。
現實生活中,著名女詩人余秀華,還有旅行博主蘇敏阿姨,都是在成名、掙到錢之后,花錢買斷了自由,順利離婚的。
所以貝茨想以錢換自由的想法,可以理解。如果他既不想出錢給前妻,又想順利離婚,那才是渣男。
但沒想到貝茨之妻不按常理出牌。薇拉以“大小姐丑聞”為籌碼要挾,既要貝茨的錢,又不肯放他自由。
安娜的愛情觀很純粹,始終未將經濟保障視為必要條件,她甚至主動拒絕報業大亨的賄賂,只因不愿背叛道德底線。
二、安娜以“靈魂”示人,而非“色相”
安娜的美,是克制的白玫瑰之美。她作為貼身女仆,可以看作大小姐瑪麗的造型師,若不是出身低微,她也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但安娜從不以美貌為武器,甚至在貝茨面前也保持著得體的距離。劇中兩人的互動,多是遞一餐飯、被同事陷害時互出主意、彼此鼓勵的“細水長流”。
反觀劇中其他女性角色,如艾瑟爾勾搭軍官未婚先孕。安娜的對貝茨的精神之愛,更值得人尊敬。
三、安娜失戀后,仍舊對工作認真負責
面對貝茨的婚姻困局,安娜從未施壓要求離婚。當薇拉以瑪麗性丑聞要挾貝茨時,安娜只能猜測貝茨有什么難處,并未死纏爛打。
貝茨被妻子逼迫辭職,安娜理所當然失戀了,她總是忍不住哭泣,但白天還是盡責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這種隱忍并非懦弱,而是對愛人處境的深刻共情,盡管貝茨沒有告訴她,他為格蘭瑟姆伯爵家榮譽而做出的犧牲。
愛德華時代的婚姻法,對男性離婚條件極為嚴苛,貝茨即便手握遺產,只要薇拉不配合,也難逃婚姻枷鎖。
結語:
在《唐頓莊園》往后的劇情中,人品不好又貪財的薇拉最后自食惡果。
安娜最終與貝茨修成正果,但這段感情的真正價值,不在結局的圓滿,而在過程的克制。
安娜活成了愛情最體面的模樣:不爭不搶,只以真心真誠愛人。不卑不亢,卻用善良消解世俗偏見。或許正如《紅樓夢》中的襲人,她不是主角,卻是最動人的注腳。
愛若摻雜算計,便成了交易;愛若純粹如初,便是人間救贖。 貝茨曾是薇拉的救贖,可惜她不珍惜,現在到第二季了,他卻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救贖安娜。
梁良公子:市作協作家,區作協作家。有作品刊登于雜志《思維與智慧》《鐵山》,也有作品登于《徐匯報》《中國政府采購報》《南方工報》《江蘇工人報》《陜西工人報》《太行晚報》等報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