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江南美學農場實景圖
清晨的薄霧中,桃李江南社區的“美學農場”傳來一陣窸窣。業主陳先生正和女兒采摘新鮮的蒲公英,“社區營養師說這是‘天然消炎菜’,今晚我們要用它做一道養生沙拉。”他指著手中的活動手冊笑道。這本手冊上,16道標注著營養公式與食療功效的菜品,正掀起一場關于“吃飯革命”的討論——當健康飲食從口號變為可量化、可感知的日常,一座社區如何用科學重新定義“懂身體”的一日三餐?
01
從“吃飽”到“吃對”
16道春膳掀起健康餐桌革命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每日鹽、油攝入量分別超出推薦值40%和76%,而膳食纖維攝入量不足50%。在銀川,這一矛盾尤為突出:傳統飲食偏重碳水與油脂,疊加快節奏生活,讓“亞健康”成為城市常態。
為此,桃李江南在特別推出“春膳集”主題活動,聯合營養師、中醫食療專家及星級廚師團隊,研發16道“會計算”的菜品:
科學配比:
每道菜標注核心營養、搭配原因、健康亮點等多維度菜品介紹,如“丹珠嵌金栗”的血糖生成指數(GI)精準至55;
食療賦能:
融合“藥食同源”理念,“杞芽核桃”助力脂類代謝,“歸芪棗杞暖宮湯”專為女性設計;
“我們不做‘好看難吃’的健康餐,而是讓健康與美味共生。”活動主廚介紹道。正如活動核心口號“今天的菜比昨天更懂身體”所言,每一道菜都是營養學、健康學與食療智慧的三重奏。
02
藏在春膳里的
社區健康密碼
“春膳集”的背后,是桃李江南“15分鐘健康生活圈”的扎實落地。作為銀川首個以健康為核心定位的社區,這里通過三大維度構建飲食健康生態:
硬件筑基:新鮮食材“零距離”直達
桃李江南美學農場直供10余種當季蔬果,居民可體驗種植、采摘,食材直達健康食堂。食堂每日菜單由營養師根據節氣調整,標注菜品營養成分,讓健康選擇一目了然。
服務賦能:從“千人一面”到“一人一策”
每戶業主擁有專屬健康檔案,社區營養師根據體檢數據定制個性化餐單:高血壓患者收到“高鉀食譜”,健身人群獲得“增肌套餐”,兒童家庭領取“成長膳食指南”。業主李先生說:“以前吃飯憑感覺,現在連油鹽用量都有科學建議,體檢指標真的改善了!”
文化浸潤:讓健康飲食成為鄰里紐帶
每周“農夫市集”中,居民分享著自己的健康食譜;在業主群里,營養師不定期的分享健康飲食菜單;節氣主題餐會則成為全齡社交場景。正如業主張阿姨所言:“在桃李江南,健康不是孤獨的堅持,而是共享的喜悅。”
桃李江南春膳集活動現場
03
一餐一飯總關情
本土企業的健康使命
“春膳集”的16道菜品,是桃李江南“十大健康目標”中躍動的一個音符。當居民在餐桌上討論食材的升糖指數,在農場學習有機種植,在社區營養師的見一下定制科學餐單——這些細微的日常,正悄然推動著社區“膳食營養習慣Top1”目標的實現,更與“健康檔案全覆蓋”“慢病管理精細化”“心理健康指數提升”等目標形成共振。
作為銀川首個以“健康生活”為核心定位的社區,桃李江南的野心遠不止于單點突破。從斥資1.5億打造的健康管理中心,到119項滲透建筑細節的健康設計;從70項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專屬服務,到貫穿四季的8大主題活動,這里正以“健康社區”為錨點,編織一張覆蓋身體、心理、社交的立體健康網絡。
“我們定義的‘健康’,不是指標上的數字游戲,而是讓每個居民感受到生活質量的真實提升。”桃李江南負責人強調。“正如我們在上個月承辦的銀川首屆好眠計劃,都是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提升社區氛圍,讓社區居民享受健康生活。”
未來,桃李江南將繼續以“十大健康目標”為藍圖,將健康嵌入社區的每一寸肌理:讓運動跑道上躍動的身影更多,讓中醫診所的“治未病”理念更深,讓書館里的心理健康沙龍更暖,也讓每一頓“懂身體”的飯,成為通往幸福生活的階梯——這便是一個本土企業對“健康中國”最樸素的回應:用科學守護個體,用溫度凝聚社群,讓健康從社區生根,向城市生長。
桃李江南美學農場實景圖
桃李江南項目實景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產品、服務均由品牌方提供,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近日熱點短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