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交通日益發達的今天,高鐵已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工具。然而,近期發生的兩起扒車門事件,卻給公眾出行帶來了不好的體驗。從深圳北站到上海虹橋站,相似的場景、不同的緣由,卻都指向了一個核心問題:在公共交通領域,個人行為與公共秩序的邊界究竟該如何界定?
首先,對違規行為的容忍,就是對守秩序者的殘忍。別讓這樣的鬧劇,寒了守序者的心...
01,公共場合的扒門事件
扒車門事件不是第一次發生,也不會是最后一次發生。還記得之前也有過女乘客以等同行人為名,攜兒童阻礙高鐵發車事件。今天咱們就拿這件事來說說這種扒車門行為給公眾帶來的危害和影響。
02,扒車門事件刺痛了誰?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假如這個事情,警察沒有讓她們上車,然后女的抱著小孩哭鬧,甚至和警察拉扯,如果被“正義的網友”傳到網上,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比如下圖這種動作,隨時都可以剪輯成一個新的內容(深受斷章取義傷害的李雷哭泣中)。
別以為不可能,視頻都有的情況下,她都可以直言否認沒有攔車...
當事人羅女士:這個事情確實發生了,但有很多說法是不對的,第一我老公沒有遲到,我們一家三口是一起進車站的,第二我沒有攔動車。
而且,她沒錯,10秒鐘,視頻就幾十秒了,哪來的10秒鐘?
我覺得動車在一個站就停10分鐘,我還剩2分鐘,我為什么就不能上車呢?只要我老公10秒內能下來,就沒事了,我當時是不是只能讓我老公下來?我這樣做有錯嗎?
最搞笑的是,他們最后坐上了車:
羅女士:后來有乘警過來,把我老公放了下來,我們三個都上了車。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了。
03,有時候眼見未必為真
還記得之前有人在路上擾亂交通,然后交警去扶起來,結果就成了給交警下跪了。
11月20日,一名司機在朋友圈發布了這樣一段視頻,一位老太跪坐在馬路中間,身邊站著指揮交通的民警。司機邊拍視頻邊辱罵交警,稱其存在暴力執法。而事情的真相是,老人是個精神病,在大路上鬧騰
當天,交警姚超與同事執勤時看到一個60歲左右的老太太跪在地上向來往車輛謾罵指責,自言自語。 后來老太太又往前走,該路段車流量比較大,交警擔心她受到傷害,就上去攙扶她,但她不讓交警攙扶,嘴里還在罵個不停,而且又跪下了。
當天,交警姚超與同事執勤時看到一個60歲左右的老太太跪在地上向來往車輛謾罵指責,自言自語。
有時候,眼見未必為實,前段時間,網上有個泰國視頻獲得了很多人的點贊。一個包租婆本來是為了大家好,結果被人傳到了網上,竟然成了十惡不赦的人。
想起張經典圖
支持懲罰違法者,就是保護自己。
規則是社會的軌道,文明是前行的動力。當扒門的手不再伸向車門,當等待的耐心融入日常,我們終將明白:真正的‘中國速度’,不是高鐵時速的突破,而是14億人心中規則意識的覺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