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說 | 全球AI觀察】
相信,很多人對生成式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即AIGC)并不陌生了,畢竟AI與大模型已經深入行業、深入人心,概念普及早已到位,然而,還是有不少人對其概念并不十分清楚。
其實,AIGC強調AI應用的過程是生成式,由AI自動生成,這是一種能夠自主創造新內容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AI不同,生成式AI通過學習大量數據中的模式和規則,生成全新的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甚至代碼等內容。其核心特點為創造而非分析。
業內朋友戲言,AIGC就像養娃,吃的是數據,喝的是算法,調優訓練熊孩子成棟梁之才。
為此,需要代碼(調優)、數據(訓練)與模型(算法)相互結合與作用,構建AI創新時代的新質生產力。
AIGC包括了哪些重要的核心技術呢?
如基礎模型方面,基于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的Transformer、GAN、擴散模型等。
如訓練數據方面,通過海量數據(文本、圖像、視頻等)學習語言、視覺或邏輯規律。
如生成方式方面,根據用戶輸入提示詞或指令,預測并輸出符合邏輯的新內容。
因此,生成式AI的最大特點就是要實現自動化的生成,而非簡單的分析。
顯然,創造性成為生成式AI的最顯著特點。能生成人類未明確編程的內容,例如寫詩、繪畫、設計代碼,甚至創作音樂或虛構故事情,例如ChatGPT生成對話、MidJourney生成圖像等。
其次,AIGC還具有多樣性特點。用戶同一輸入可生成多種不同結果。如輸入沙漠中的綠洲,AI可生成不同風格、細節的圖像或文本,甚至視頻描述。
AIGC針對上下文理解的能力也表現得非常突出。通過自然語言交互,理解復雜指令并生成連貫內容。甚至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逐步修改設計方案。
支持多模態也是生成式AI必須具備的能力。目前,新一代生成式AI可跨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模態工作,如GPT-4支持圖文混合輸入,Sora生成視頻,智譜AI清影生成視頻。
AIGC必須具備快速迭代與適配能力,支持AI應用的多元化。并且生成結果可實時調整,通過反饋優化輸出,如修改提示詞、調優參數。
目前,AIGC被利用實現規模化自動生成,如快速生成大量內容,降低創作成本,在廣告文案、產品設計原型上逐步實現落地。
AIGC的典型應用場景相信很多人都有接觸了,如文本生成、圖像生成、音視頻生成、科研與工程等。
在文本生成上,實現自動化寫作、客服對話、代碼開發,如ChatGPT、Copilot、文言一心、DeepSeek、KIMI、天翼云星辰大模型等模型應用。
在圖像生成上,實現藝術創作、廣告設計,如DALL-E、Stable Diffusion、豆包等這類生成式模型。
在音視頻生成上,實現虛擬人配音、影視特效,如Sora、Deepfake、360智腦等這類深度學習模型。
在科研與工程上,助力分子結構設計、材料科學模擬。
即便AIGC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但是業界對于AIGC的安全性討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其中倫理風險備受關注,比如AIGC帶來的內容在版權爭議、虛假信息、深度偽造上帶來的風險。
與此同時,生成式AI的幻覺問題也非常有挑戰,事實準確性如何提升也成為眾多軟件廠商的長期研究課題。
目前來看,生成式AI的復雜推理能力仍有限,需人工校驗。為此,也有業內朋友戲言,有多少人工才能有多少智能。
雖然生成式AI發展的方向是模仿人類創造力,但通過數據學習生成新內容,其數據集的質量也影響著生成結果。
從工具升級為協作伙伴,生成式AI在謹慎應對技術濫用和倫理問題上,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隨著多模態模型的發展,未來可能在教育、娛樂、科研等領域進一步滲透。
生成式AI的未來已來,值得持續關注。
對于AIGC生成式AI還有哪些看法,歡迎各位親補充評論。
阿明書法:有多少人工才有多少智能
你怎么看?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科技明說|全球存儲觀察 |全球云觀察|阿明觀察】專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復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